一周的時間很快過去。
訓練場上,李昊變得更加沉默,但也更加專注。
他不再一味地在邊路埋頭苦練突破,而是更多地觀察隊友的跑位,更多地參與到中路的傳接配合中。
最讓人意外的是克洛普的態度。
他沒有找李昊進行任何單獨的談話,沒有解釋上一場的換人,也沒有指出他任何技術環節的不足。
在公布對陣紐倫堡的首發名單時,他依然念出了“左邊鋒,李昊”的名字,語氣平淡得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
這種“冷漠”,反而成了一種無聲的信任和考驗。
李昊讀懂了,他需要用場上的表現來回答所有疑問。
德甲第二輪,多特蒙德客場挑戰紐倫堡。
比賽開始後,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李昊的打法發生了微妙而顯著的變化。
他依然活躍在左路,但他不再執著於扮演一個純粹的“爆點”。
他開始更多地內收,尋求與中路的羅伊斯、京多安進行短傳配合。
他會在接球前就觀察好隊友的位置,時而一腳出球,時而佯裝突破卻將球分給套邊的施梅爾策。
他的活動範圍更大了,意圖也更加難以捉摸。
詹峻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哎,今天李昊的踢法有點變化,不那麼執著於個人突破了,和隊友的聯係明顯增多了。”
張路指導讚許地分析:“嘿嘿,這就對了!你總想著突破,人家防守目標就明確。你現在一會兒傳,一會兒突,一會兒內切,防守隊員就難受了,他不敢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防你突破上,這就叫‘用腦子踢球’。”
第33分鐘,變化收到了成效!
李昊在左路中線附近接到傳球,他突然一個加速啟動,甩開了紐倫堡右後衛錢德勒半個身位!
錢德勒情急之下,伸手拉拽了他的球衣,並在禁區內絆到了他的腳踝!
李昊應聲倒地!
“嗶——!”裁判哨聲果斷響起,手指毫不猶豫地指向了點球點!
點球!
萊萬多夫斯基主罰,一蹴而就!
10!
多特蒙德客場領先!
這次進攻,正是源於李昊策略性的變化——他不再蠻乾,而是用聰明的跑位和啟動,為自己、也為球隊創造了最實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