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靈溪穀尚籠罩在一層輕紗也似的薄霧之中。穀中靈氣氤氳,浸潤著草木芳華,溪流潺湲之聲更顯空穀幽靜。劉麗麗於溪畔一方青石上盤膝而坐,五心向天,正自吐納調息,汲取這天地間至純至清的靈氣。她手中雖握著一柄尋常木劍,然劍身之上,已有淡淡靈光流轉,隱與周遭氣息相合,顯是修為日漸精純之兆。
便在此時,穀口那玄天隱界陣所化的無形屏障,泛起一絲微不可察的漣漪。兩道略顯倉惶的身影,穿過那水波般的靈光,急急掠入穀中,正是前番曾得劉麗麗相助的那兩名散修。當先一人姓張名樵,是個粗豪漢子,此刻卻麵沉如水,眉宇間滿是憂色。其後跟著的李明,身形瘦削,亦是氣息未定,眼神中帶著驚惶。
“劉道友!大事不妙!”張樵人還未站穩,已是抱拳開口,聲音帶著幾分急促。
劉麗麗緩緩收功,睜開雙眸,眼中一絲精芒閃過,複歸於清明沉靜。她起身還禮,聲音平和:“張大哥,李大哥,何事如此驚慌?且慢慢說來。”
李明搶上一步,急聲道:“劉道友,黑石坊市近日流言四起,皆因那金麵老怪!”他喘了口氣,續道,“那老魔頭自那日在你手下铩羽而歸後,多方探尋我靈溪穀所在不得,竟不知使了何種手段,投靠了那‘烈火門’!”
“烈火門?”劉麗麗聞言,秀眉微蹙。她於此界時日雖淺,卻也聽聞過這名頭。烈火門乃是青嵐界一方大宗,勢力盤根錯節,門中高手如雲,絕非金麵老怪那等散修魔頭可比。
張樵重重一頓足,接口道:“正是!那老怪如今攀上高枝,氣焰更甚從前。坊間皆傳,他已在烈火門中揚言,定要尋到我這‘消失的靈穀’,更要請動門中金丹期的高人出手,施展秘法,查探此地虛實!”他說到“金丹期”三字時,聲音不自禁地壓低,帶著深深的忌憚。
劉麗麗握著木劍的手微微一緊,指節略顯蒼白,但神色旋即恢複如常,仿佛古井無波。她抬眼望向那無形無質,卻將整座山穀守護得固若金湯的帝級結界,語氣沉穩:“二位兄長且寬心。我這靈溪穀有上古奇陣‘玄天隱界陣’守護,乃是帝級手段。莫說是金丹修士,便是元嬰老祖親臨,若不得其法,也休想窺得穀中分毫。”
她此言並非虛言安慰。那日陣法初成,其引動的天地法則之玄奧,空間隔絕之徹底,她親身感應,深知其威力莫測。此陣乃她於此界安身立命之根本,縱有強敵環伺,亦是她心中最大的依仗。
張樵與李明聽聞“帝級”二字,雖不明其具體品階,但見劉麗麗如此鎮定,又想起入穀時那玄妙屏障,心中稍安。張樵歎道:“道友陣法通玄,我等自是信服。隻是……那烈火門勢大,門人弟子眾多,行事向來霸道。若真被其盯上,猶如附骨之疽,隻怕……隻怕日後麻煩不斷,難得清淨啊!”
劉麗麗默然頷首。張樵所言,正是她心中所慮。結界雖強,終是守成之物。仙路崎嶇,弱肉強食乃是鐵律。一味龜縮,絕非長久之計。自身修為,方是應對一切風波的根本。
她心念電轉,已有了決斷。轉身對二人道:“多謝二位兄長冒險前來報信。此事我已知曉,自有計較。還請二位暫回坊市,多加留意烈火門與那金麵老怪的動向,若有新的消息,煩請及時告知。”
張、李二人見劉麗麗處變不驚,安排得當,心中佩服,當即拱手應諾:“道友放心,我等必當儘力。”說罷,再次匆匆離去,身影沒入那結界漣漪之中。
待二人去遠,劉麗麗獨立溪畔,晨風吹拂她的衣袂,獵獵作響。她目光投向穀中那座靜謐的六層竹樓,眼神變得堅定。“樹欲靜而風不止……看來,安穩日子總是短暫。”她輕聲自語,隨即邁步,便向那竹樓行去。
既知強敵可能窺伺在側,提升實力已是刻不容緩。她此前於竹樓一二層所得,多為傳承典籍與資源外物,於臨敵搏殺之術,尚欠缺一門係統高深的法門。今日,她便要去那第三層,尋一套合用的劍法。
再入竹樓,心境與前次探索已有所不同。她未在一二層停留,徑直沿那散發著清雅竹香的樓梯,登上三樓。
三樓景象又與下方不同。此處並無書架丹架,亦無那充滿異世風情的“超市”貨架,反而顯得頗為空曠。隻在四周牆壁之上,懸浮著數十枚色澤各異、靈光粲然的玉簡。每一枚玉簡之下,皆有一方小小的靈文光幕,標注著名稱與簡介。
“《燎原槍訣》、《驚濤掌法》、《疊浪劍術》、《厚土印法》……”劉麗麗目光掃過,皆是五行術法,武技神通,品階顯然不凡。然而她身具冰係異靈根,這些功法雖好,卻並非完全契合。
她緩步其間,細細感應。忽地,一枚通體呈淡青色,宛如一泓秋水的玉簡,吸引了她的注意。此玉簡懸浮在那處,周遭隱隱有細密冰晶凝結消散,循環往複,散發出與她體內靈力同源的清寒之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凝目看向其下光幕,上書四個古篆——「青冥劍法」!
旁有細小靈文注釋:“青冥浩蕩,劍映太虛。引天地清寒之氣,化無形為有形,凝劍氣如霜雪,破邪祟於未形。共七式,由簡入繁,由實化虛,冰係、風係靈根者修之,事半功倍。”
劉麗麗心頭一動,暗讚:“便是它了!”她伸出纖指,輕輕觸碰那枚淡青玉簡。
指尖方一接觸,玉簡頓時青光大盛,一股清涼磅礴的信息流,如決堤江河般湧入她的識海。刹那間,她仿佛置身於一片蒼茫雲海之上,見一青袍身影,手持長劍,舞動乾坤。那劍招時而如青冥初開,一線光明破曉;時而如雲海翻騰,劍氣縱橫無匹;時而又如寒潭映月,劍光冷冽徹骨……七式劍招,精妙絕倫,每一式都牽動著天地間那至清至寒的靈機,與她體內冰係靈力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信息傳承持續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方才漸漸平息。劉麗麗閉目凝神,將那七式劍招——“青冥出鞘”、“雲海驚鴻”、“風卷殘雲”、“霜凝大地”、“雪舞長空”、“冰封千裡”、“寒潭映月”——牢牢刻印在心,細細體味其中劍意。
得此劍法,她心中頓生豪情。不再遲疑,手持那柄練習用的木劍,來到靈溪旁那片空地之上。霜團感知到主人身上散發出的凜然劍意,邁著優雅步子蹲踞在一旁,冰藍色的眼眸一瞬不瞬。冰翎亦清鳴一聲,落於一株古樹枝頭,金紅羽冠微顫,似在觀望。
劉麗麗屏息靜氣,回想那第一式“青冥出鞘”。此式乃是起手,講究一個“引”字,引動周身靈力,彙於劍尖,如青冥之天,初現端倪。她依循心法,調動丹田氣海中的冰係靈力,循著特定經脈路線,緩緩注入木劍之中。
初時頗覺滯澀,靈力運轉與劍招配合,總難圓融如意。那木劍雖非凡木,但承載她築基期的靈力,亦微微震顫,發出“嗡鳴”之聲。她也不氣餒,隻是反複演練這一式。起手、凝氣、出劍!一遍,兩遍,十遍,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