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觀音所化的老僧愣神,玄奘也並沒有給其反應的機會!
而是直接繼續道:“經文如舟,渡人過河,戒律如杖,助人行路。然若執舟為岸,持杖為足,豈非本末倒置?貧僧非是輕視經律,而是認為修行終究要回歸本心罷了。”
這話既肯定了一番經律的重要性,又堅持了他所傳遞的“明心見性”的觀點,可謂是說得滴水不漏。
觀音所化的老僧聞言眼中閃過了一絲訝異,良久後,她才依舊帶著一絲不滿的再次問道:“既然如此,你為何在水陸大會上提出這等爭議之論?豈不知可能動搖信眾信念?”
玄奘聽此,一臉坦然回道:“正因為水陸大會超度亡靈,貧僧才更感需要追尋佛法真義。若隻重形式,不重實質,如何真正超度亡魂?佛法若不能解決眾生困惑,誦經千遍又何益?”
二人一問一答,機鋒往來,看得台下眾人眼花繚亂。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雖然聽不太懂深奧的佛理,卻也看得出玄奘應對得體,佛法精深。
觀音所化的老僧聽著玄奘的回答,不由沉默起來。
片刻後,他卻忽然朗聲大笑:“好!好一個‘佛法若不能解決眾生困惑,誦經千遍又何益’!玄奘法師,果然名不虛傳!”
他笑聲未落,周身便忽然綻放出萬道柔和卻不容直視的金色佛光。
接著,一股浩瀚、慈悲、威嚴的氣息瞬間籠罩了整個長安城!
一時間,長安城內所有人,無論是僧俗貴賤,皆被這突如其來的神聖景象震懾,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在這萬丈光芒之中,那老僧的形貌開始緩緩變化,其身上那原本樸素的灰色僧袍化為了潔白聖潔的天衣,而那蒼老麵容也開始變得寶相莊嚴。
不僅如此,其眉心顯露的紅痣與手中的玉淨瓶也昭示了其真正的身份,正是佛門那位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這是……菩薩!是觀音菩薩顯靈了!”
不知是誰先驚呼了一聲,而這聲驚呼也瞬間驚醒了在場的所有人!
霎時間,全場嘩然!緊接著,便是如山呼海嘯般的跪拜與誦佛之聲。
李世民亦率文武百官起身,恭敬行禮。
而這時,高台之上的玄奘也適時地露出了一股“震驚”與“恍然”之色。
他連忙起身,麵帶恭敬地合十躬身道:“小僧不知是菩薩法駕親臨,先前妄語,還請菩薩恕罪。”
觀音聽到這話,搖了搖頭,她手持玉淨瓶,一股恢弘而慈祥的聲音傳遍全場:“玄奘,你無需請罪。你方才所論,雖與常解有異,卻也有理,更具慧根,可見你於佛法之上,確有幾分宿慧。”
說著,她目光掃過全場,最終重新落在了玄奘身上。
聲音變得更加莊嚴:“然小乘教法,度己尚可,卻難普度眾生,解厄消災。
我這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乃真正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的妙法真經!”
此言一出,全場再次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灼熱的聚焦在了觀音身上,顯然對於其口中所說的妙法真經十分渴望。
李世民此時更是忍不住的上前一步,然後急切的開口問道:“敢問菩薩,那大乘佛法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