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府的茶香、陸小鳳那跳脫的精神波動、以及江湖上那些初露端倪的暗湧,都被淩霄遠遠地拋在了身後。他一步踏出,腳下山河倒轉,雲霧自身畔流淌而過,不過幾個呼吸之間,人已置身於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
眼前是萬古不化的皚皚白雪,腳下是雄渾蒼茫的連綿山脊,空氣稀薄而凜冽,帶著純淨至極的冰寒。這裡是人跡罕至的昆侖深處,傳說中的萬山之祖,亦是靈氣彙聚的洞天福地之一。尋常武者乃至修行者,若無深厚修為與特殊法門,根本無法在此長留,那無處不在的酷寒與足以撕裂精鋼的烈風,便是最天然的屏障。
淩霄於群峰之間信步而行,最終在一處背倚冰崖、麵朝雲海的山坳停下。此地三麵環抱,唯有前方雲海翻騰,視野極闊,地脈靈氣如同溫順的溪流,在此處彙聚成一個天然的靈氣旋渦,卻又被周遭的冰雪大勢所鎮壓,內斂而不外泄,形成了一處絕佳的閉關之所。
他並未開辟洞府,隻是拂袖之間,掃淨一片丈許方圓的積雪,露出其下光滑如鏡的黑色山岩。隨即盤膝坐下,青衫與冰雪幾乎融為一體。
是時候靜下來了。
北涼力挽狂瀾,江南了卻情緣,黑風穀蕩滌魔巢,九江府點醒陸小鳳……這一樁樁、一件件,看似隨心而動,實則無不牽扯著巨大的因果。力量在增長,對天罡地煞神通的領悟在加深,但心神深處,那由無數命運絲線交織成的網,卻也變得愈發清晰和複雜。若不及時梳理,恐成日後道途上的窒礙。
他緩緩閉上雙目,並非尋常的打坐調息,而是將心神徹底沉入一種玄之又玄的內觀之境。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德真言在心間無聲流淌。他的“視線”向內,穿透血肉皮囊,越過經脈丹田,直達那虛無縹緲卻又真實不虛的“神”之所在,那片由自身意誌、記憶、情感與無數外界關聯共同構成的“因果之海”。
初時,眼前是一片混沌,仿佛星空未開的太初。但隨著心神凝聚,一點點“星光”開始亮起,那是與他產生過交集的一切人、事、物的印記。
最為明亮粗壯的幾道,如同主乾:
一道熾烈如血、堅韌如鋼,另一端緊緊係著北涼,係著徐鳳年、李淳罡,以及那數十萬軍民的血色氣運,這是“挽天傾”之因,帶來的既是沉重的責任,亦有護佑蒼生的功德反饋。
一道清冷如月、卻又帶著一絲決然斬斷後的釋然,另一端連著江南,連著蘇清芷。這條線如今已變得晶瑩剔透,不再糾纏,反而成了一道映照“紅塵情劫”的明鏡,讓他對“得失”、“緣劫”有了更深的體悟。
一道幽暗扭曲、散發著不祥,卻又被一股清聖之力強行截斷、淨化,另一端指向黑風穀,指向那被毀滅的魔巢與域外魔物。這是“斬妖除魔”之因,牽扯到與此界對立的外魔,因果最為凶險,卻也最為直接地磨礪了他的鬥戰之心與淨化之道。
一道靈動跳躍、如同溪流,另一端連著陸小鳳,以及通過他隱隱牽連出去的、更多細密的網絡花滿樓、司空摘星、西門吹雪……)。這是“播火”之因,是他在此界主動布下的一步閒棋,結果未知,卻蘊含著引導此界眾生自發的“變數”。
除了這幾條主乾,還有無數或明或暗、或粗或細的因果線,如同星河中的億萬星辰:
有點滴之恩,如贈藥路人、指點迷津的樵夫,這些因果線細微而柔和,帶來的是微弱的善念反饋與心境上的平和,有些甚至已自然淡化,了無痕跡。
有萍水之緣,如同福客棧眾人的感念,雪月城的善意,武當山的關注,這些線清晰而穩固,代表著潛在的盟友與信息渠道。
有忌憚與敵意,來自大明朝廷的審視、各方勢力的猜疑、乃至龐斑那充滿戰意與吞噬欲望的注視……這些線晦暗而尖銳,如同隱藏在暗處的荊棘,提醒著他並非舉世皆友。
更有一些極其隱晦、幾乎難以察覺,卻帶著濃濃“業力”與“怨憎”氣息的暗紅色絲線,那是他在改變某些“既定命運”時,所產生的反噬與代價。比如強行介入喬峰命運所帶來的漣漪,雖然本意是救贖,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原有因果線造成了衝擊與破壞,這些“業力”如同附骨之疽,需要以自身功德或更深厚的修為去慢慢化解。
好家夥,當真是好大一張網!淩霄心神平靜地“看”著這無數因果線交織成的、獨屬於他自己的命運星圖。它們有的相互纏繞,有的彼此排斥,有的正在壯大,有的逐漸黯淡。
他明了,“紅塵煉心”的真意,並非要一根根地去斬斷這些線——那是絕情滅性,非是超脫。真正的煉心,在於明晰每一條線的來龍去脈,理解其存在的意義,承擔其帶來的果報,最終達到一種“身在網中,心超物外”的境界。不執著,不回避,隨緣應物,不起妄念。
他的心神化作無形的手,開始輕柔地拂過這些因果之線。並非強行改變,而是以一種大道自然的韻律,去梳理、安撫、調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北涼那粗壯的因果為主乾,將那些因他而生的感激、信賴之氣,緩緩導入自身道基,化為底蘊。
將江南那條已臻純淨的情緣之線,輕輕撥至一旁,使其成為心境的一部分,不再形成牽絆。
對黑風穀那條凶險的魔緣之線,則以自身清聖道韻持續溫養、淨化,消弭其殘留的戾氣。
對於陸小鳳那條新生的“播火”之線,則保持觀察,注入一絲微不可察的祝福與引導之意,任其自然發展。
對於那些細微的善緣,欣然接受其反饋;對於潛在的敵意,保持警惕卻不生嗔怒;對於糾纏的業力,則以包容之心承載,徐徐圖之化解……
這是一個極其精細且耗神的過程,比任何激烈的鬥法更考驗修行者的定力與智慧。他的心神沉浸其中,忘卻了時間的流逝。周身道韻與這昆侖雪域的天地靈氣交融,使得他盤坐的那片山岩周圍,竟有靈草頂破冰層,悄然生長,散發出淡淡的熒光,與空中流轉的極光遙相呼應。
不知過去了多久,當他再次緩緩“睜開”內在之眼時,那片因果星圖雖然依舊繁複,卻不再顯得雜亂無章,而是呈現出一種有序的、動態的平衡。諸多線條變得更加清晰明朗,少了些許糾纏與滯澀。
他並未感到法力有多少增長,但道心卻如同被拭去塵埃的明鏡,更加通透圓融,映照萬物而了無痕跡。對於自身與此界、與眾生之間的關聯,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緣起性空,因果不空。不執不迷,方得自在……”
一聲若有若無的歎息,消散在昆侖亙古的風雪之中。
閉關梳理,初有所得。然而他深知,這僅僅是開始。真正的“合道”,遠非梳理自身因果這般簡單。那需要與這方天地的本源法則進行更深層次的交融與印證。
而外界,因他而起的風,想必已經吹得更急了吧?
喜歡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