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碑前那場無聲的祭奠,如同一場莊嚴的儀式,為這場席卷整個世界的浩劫畫上了一個沉重而肅穆的句號。硝煙散儘,魔氛滌清,聯軍開始有序地撤離昆侖,帶著滿身的傷痕與對逝者的懷念,也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對未來的茫然,各自回歸故裡,去撫平戰爭留下的深刻創痕。
喧囂了許久的昆侖山,終於漸漸重歸往日的寂靜。隻餘下那座潔白的英魂碑,以及依舊懸浮於空、緩緩旋轉、散發著穩固空間波動的封界白玉碑,作為那場驚天之戰永恒的見證。
淩霄並未隨眾人離去。
他在英魂碑旁,尋了一處僻靜的山崖,隨意盤膝坐下。身後是無數英魂的長眠之地,身前是雲霧繚繞、恢複了蒼茫本色的巍巍群山。他需要一點時間,一點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來梳理戰後的一切,尤其是……梳理自身。
功德加身,不僅治愈了他的傷勢,穩固了他的道基,更將他的修為推至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煉虛合道的最後一步已清晰可見。然而,力量的提升並非終點,“道”的圓滿,更在於心境的通透與了無掛礙。
他緩緩閉上雙目,並未立刻沉浸於修煉,而是將心神沉入最深處,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平和而超然的內視之法,細細審視起自身。
在他的“眼”中,自身的靈魂本源不再是一個模糊的光團,而是化為了一個交織著無數細微“絲線”的複雜網絡。這些“絲線”,色澤各異,粗細不同,明暗不定,散發著種種不同的氣息與韻律——那便是他與這方世界、與諸多人物、勢力乃至冥冥中天道所糾纏的“因果線”。
他的心神如同最靈巧的手指,輕輕撥動著這些因果之弦。
他看到,許多原本細微、甚至他自己都未曾留意過的因果線,此刻已然變得晶瑩剔透,繼而悄然斷裂、消散。那或許是他初下山時,隨手贈予迷路樵夫的一碗清水、一道靜心符;或許是在遊曆途中,無意間點撥某個困頓武者的一句偈語;又或許是在救治傷患時,那發自本心的仁念……這些微不足道的善意與舉動,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漾開的漣漪在完成其使命後,已悄然歸於平靜,因果自然了結。
他的目光,繼而投向那些最為明亮、最為堅韌的因果線。
一條粗壯如龍、色澤玄黑卻隱含金芒的因果線,另一端牢牢係於北涼,係於徐鳳年之上。其中交織著並肩作戰的信任,有贈藥療傷的恩情,更有共同守護此界的厚重誓言。這條線,非是負擔,而是牢固的“善緣”,是道途之上可互相信賴的基石。
一條靈動跳躍、色澤赤紅如火的因果線,連接著陸小鳳。其間充滿了試探、好奇、並肩破案的默契與酒後放歌的灑脫。此為“友緣”,輕鬆寫意,卻又在關鍵時刻可靠無比。
還有連接著張三豐的清氣繚繞的線,連接著無心的琉璃般通透的線,連接著雪月城、武當、少林乃至護世盟各方勢力的或粗或細、色澤各異的線……這些主要因守護此界而結下的因果,非但沒有因大戰結束而淡化,反而在功德洗禮與共同經曆生死後,變得更加堅韌、明亮,如同經過淬煉的精金,化為了他道基的一部分,與他守護此界的宏願緊密相連,共同支撐著他的道途。
他也看到了另一些因果線,正在悄然淡去。
那條曾與大明皇權糾纏、帶著龍氣與貪婪意味的金線,已然細若遊絲,幾乎難以察覺。他婉拒長生之問、國師之位,便已了卻了這最複雜的世俗權力因果。
那條曾因金陵才女蘇清芷而顯化、帶著粉色氤氳的情絲,如今也已褪儘了顏色,化作透明,最終悄然斷裂、消散於無形。點化而非沉溺,助其明心見性而非沾染情劫,此段緣分已了,彼此再無掛礙。
他甚至能隱約感知到,一些極其細微、帶著怨懟或惡意的因果線,源自那些曾被他阻止陰謀或懲戒過的宵小之輩,也在功德之力的無形衝刷與時間流逝下,如同暴露在陽光下的露珠,悄然蒸發,再也無法對他產生絲毫影響。
萬千因果,如網羅織。
以往,他或被動承受,或主動乾預,或心有掛礙,或試圖斬斷。而此刻,他以一種超然物外的視角,靜靜觀之,心中湧起的,卻不再是負擔與煩躁,而是一種深沉的明悟。
“紅塵煉心,煉的並非鐵石心腸,並非斷絕塵緣。”他於心中默念,“而是要在這萬千因果交織的網中,明了何為‘緣’,何為‘劫’;何為當‘承’,何為當‘了’。”
“執著於斬斷一切,是著相;沉溺於因果糾纏,亦是著相。”
“真正的超脫,非是遠離紅塵,置身事外。而是身在紅塵,曆經因果,卻能於其中保持靈台清明,知因果而不昧於因果,承其重而不溺其濁。”
“善緣,當惜之、護之,此為道途資糧,亦是踐行‘道’之所在。”
“惡緣、瑣緣,當了之、化之,不使蒙蔽道心,不使阻礙前行。”
“守護之因果,非是枷鎖,而是責任,是自身‘道’之延伸。”
隨著這念頭的通達,他清晰地“看到”,靈魂本源處那萬千因果線,不再顯得雜亂無章。善緣穩固明亮,如同星辰拱衛;瑣緣、惡緣了斷消散,使得整個網絡愈發清晰、通透;而那最為核心的、與他守護此界宏願相連的因果,則化為了支撐一切的堅韌主乾。
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與“自在”感,油然而生。並非卸下了重量,而是終於懂得了如何正確地背負,如何與這些因果和諧共存。
他緩緩睜開雙眼,眸中清澈如水,映照著藍天白雲與蒼茫群山,卻又仿佛倒映著那已然梳理清晰的因果網絡。眸光流轉間,再無絲毫滯礙與迷茫,唯有洞悉本質後的通透與寧靜。
道心,於此一刻,徹底通明圓融,晶瑩剔透,如琉璃映照大千,不染塵埃。
他抬頭,望向那高遠得仿佛沒有儘頭的蒼穹,目光似乎穿透了九重天闕,感受到了那來自更高層次世界的、若有若無的牽引。
飛升之機,已近在眼前。
水到渠成,再無滯礙。
喜歡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綜武修仙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