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在酒店的房間裡,再次碰頭交換著各自收集到的情報。
“邊哥,我發現一個問題。”王楷第一個開口,“那些外地來的遊客,尤其是年輕的女遊客,她們簡直把丁真當成神了!”
“她們說起丁真,眼睛裡都在放光。說他純真,善良,是高原上的一朵雪蓮,是她們心中最後的淨土。”
“但是……”王楷話鋒一轉,“我跟幾個本地的年輕人聊天,發現他們對丁真,態度挺複雜的。”
“一方麵,他們很感謝丁真,因為丁真火了之後,來理塘的遊客多了,他們的生意也好了很多,收入也高了。”
“但另一方麵,他們又覺得,丁真代表不了他們。他們覺得外界對理塘,對康巴漢子,有一種刻板印象,好像他們都應該是丁真那樣,又純又野。”
“有個開酒吧的小哥還跟我吐槽,說現在好多女遊客,看到他們,就問他們會不會騎馬,家裡有沒有草原。搞得他們哭笑不得。”
葉西也補充道:“我查了一下理塘這幾年的旅遊數據。在丁真火了之後,理塘的旅遊收入,確實是翻了好幾番。縣政府也借著這股東風,搞了很多文旅項目。”
“可以說,丁真一個人,盤活了一座城。”
“但是,這種發展模式,也存在著巨大的隱患。它過於依賴丁真這個單一的ip。一旦丁真的熱度下去,或者他的人設出現問題,那麼對理塘的旅遊業,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趙鐵柱那邊得到的信息則更加感性一些。
“我跟幾個藏族阿媽聊天,她們都說丁真是個好孩子,很孝順,很懂事。但是她們也很心疼他。”
“她們說丁真現在太累了。每天都要參加各種活動,接受各種采訪,臉上雖然還在笑,但眼睛裡的光,好像沒有以前那麼亮了。”
“她們說丁真以前最喜歡的就是,騎著他的小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跑。但現在他連回家的次數,都越來越少了。”
吳邊在了解到這些信息後,思考了一下。
“走,我們去一個地方。”
……
理塘縣,格聶鎮,下則通村。
這裡是丁真的家鄉,一個坐落在格聶雪山腳下,風景如畫的藏族村落。
村子不大,幾十戶藏式民居,錯落有致地散布在草原上。
嫋嫋的炊煙,悠閒的犛牛。。
村口一座嶄新的院落格外顯眼。
院牆上掛著一塊牌子:【下則通村希望小學】。
這裡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車子剛在小學門口停穩,一個皮膚黝黑,穿著藏袍,看起來四十多歲的康巴漢子,就快步迎了上來。
“你們是……‘星火公益’的吳老師和陳老師嗎?”漢子看著從車上下來的吳邊和陳雪,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熱情地問道。
“是的,您是?”
“我是下則通村的村長,我叫紮西。”
紮西村長雙手合十,對著他們露出了一個淳樸笑容,“歡迎你們!歡迎你們來到我們下則通!”
吳邊和陳雪也連忙回禮。
這次的公益活動,是吳邊讓葉西,通過縣教育局聯係的。
當教育局的領導,聽說大名鼎鼎的“抽象引力”,要通過他們的“星火公益”基金,為丁真的家鄉小學,捐贈一批學習用品時,自然是滿口答應,並且第一時間就通知了紮西村長。
“快!快請進!”紮西村長熱情地,將他們往學校裡讓。
院子裡,幾十個穿著各式各樣衣服,臉上帶著高原紅的藏族孩子,正好奇地從教室的窗戶裡,探出頭來,打量著他們這些“不速之客”。
吳邊打開車的後備箱。
裡麵塞得滿滿當當的,是一百個嶄新的,印著卡通圖案的書包。
每一個書包裡,都裝滿了鉛筆、橡皮、文具盒、作業本等學習用品。
“來,王楷,柱子哥,搭把手。”吳邊招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