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一口氣跑到坤寧宮門口,扶著宮牆大口喘氣。
懷裡的錦袋緊緊貼著胸口,裡麵的條陳像塊燒紅的烙鐵,燙得他心頭發緊。
守門的小太監見他神色慌張,滿頭大汗,剛要詢問。
張永擺了擺手:“快通報陛下,統計條陳送到了!”
小太監不敢耽擱,轉身飛奔進暖閣。
不多時就出來傳話:“陛下讓您進去。”
張永整理了一下衣襟。
擦了擦額頭的汗。
快步走進暖閣。
暖閣內炭火正旺,宮燈的光芒映得滿室明亮。
朱厚照坐在案前,手裡拿著國子監武科招生簡章的初稿,朱筆懸在紙上,顯然正在斟酌字句。
“陛下,弘治年間都察院奏折的統計條陳,奴婢帶來了。”張永躬身呈上錦袋。
朱厚照放下朱筆,接過錦袋,取出裡麵的條陳,展開在案上。
目光落在“總折一千二百八十七道”上,神色平靜,手指卻不自覺地沿著字跡滑動。
當看到“針對先帝折八百四十二道,占七成;民生折四十七道,僅占一成都不到”時。
他的眉頭漸漸皺起,指節微微發白。
“彈劾先帝禦膳加鹿肉、禦花園種牡丹……這些瑣事占了近七成?”朱厚照的聲音低沉,帶著壓抑的怒火。
“山東旱災、河南蝗災時,他們的奏折在哪裡?”
“回陛下,奴婢查存檔時發現,那些年地方災荒的奏報在戶部堆積,都察院竟一道問詢折都沒有,反而忙著聯名彈劾先帝‘召見外戚過頻’。”張永躬身回道。
“好,好一個都察院!”朱厚照猛地將條陳拍在案上,宣紙被震得微微顫動,上麵的墨跡都仿佛要暈開。
“拿著朝廷的俸祿,住著官府的宅院,不替百姓申冤,不替大明分憂,專挑皇帝的雞毛蒜皮小事找茬,簡直荒唐至極!”
這一聲怒喝,讓暖閣內的空氣瞬間凝固。
張永嚇得低下頭,連大氣都不敢喘。
他跟著朱厚照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見陛下發這麼大的火。
朱厚照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手指在條陳上輕輕敲擊,腦子裡飛速盤算:僅治劉宇一人不夠,要借這兩份證據操控意見的奏折+不作為舊檔),徹底整頓都察院,換掉那些屍位素餐的言官。
“來人!”朱厚照對著門外厲聲道。
小太監連忙跑進來,躬身待命:“奴婢在!”
“傳朕旨意——立刻召內閣首輔李東陽、東廠掌印太監劉瑾、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刑部尚書韓邦、大理寺卿吳一貫,即刻來坤寧宮暖閣議事,不得有誤!”朱厚照的語氣斬釘截鐵,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
“奴婢遵旨!”小太監連聲稱是,轉身飛奔而出,鞋底子擦著地麵,發出急促的聲響。
張永看著陛下堅定的眼神,心裡暗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