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閣裡,剛因追封於謙之事鬆了口氣,朱厚照的目光便落在了韓文身上。
他手指輕輕敲著案上的“皇莊產業清單”。
語氣隨意,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韓尚書,朕問你,朕的皇莊,能不能和民間商人做生意?”
韓文心裡“咯噔”一下,手裡的朝笏差點沒攥穩。
皇莊是皇家私產,祖製裡隻許種糧、供用內廷,哪有和商人做生意的道理?
他剛想開口提“祖製”。
就聽見朱厚照接著說。
“朕想讓皇莊的綢緞、瓷器、糧米,優先賣給那些本分的商人,他們給朕賺錢,朕也給他們活路。”
“而且朕說了,皇莊賺的錢,按民間商戶的規矩,給戶部交三成稅,填補國庫的窟窿,你看可行?”
“皇莊……交稅?”
韓文徹底懵了,眼睛瞪得溜圓。
他當了這麼多年戶部尚書,隻見過官紳逃稅、勳貴免稅,從沒見過皇帝的私產主動交稅的。
這要是真能成,每年至少能多收幾十萬兩,財政赤字的窟窿就能填上一大半。
他心裡飛快盤算。
陛下這哪是想做生意,分明是想借皇莊的名頭,給民間商人鋪路。
皇莊帶頭通商、交稅,那些勳貴再想壟斷行業、偷稅漏稅,就沒了借口。
而且皇帝主動交稅,也能堵住那些說“陛下隻顧私產”的閒話,一舉兩得啊!
不光是韓文,李東陽、張升這些老臣也瞬間明白了朱厚照的用意。
李東陽撚著胡須的手頓了頓,心裡暗道。
陛下這步棋走得妙,用皇莊做幌子,實則推動通商、增加稅收,既繞開了“重農抑商”的祖製,又能解決財政難題,比硬提“商稅改革”聰明多了。
隻有江彬沒琢磨透其中的門道,撓了撓頭道。
“陛下,做生意好啊!皇莊的綢緞比民間的好,賣給商人肯定能賺錢,還能交稅填補邊餉,末將舉雙手讚成!”
朱厚照看了眼還在發愣的韓文,語氣裡帶了點調侃。
“咋了?韓尚書這是不樂意?朕帶頭交稅,給國庫添銀子,還不行?”
“還是說,朕這個大明皇帝,想做點利國利民的事,還得求著你們答應?”
這話可誅心了!
韓文嚇得連忙躬身,額頭的汗都下來了。
“陛下息怒!臣……臣不是不樂意!是太驚喜了!”
“陛下肯讓皇莊通商、交稅,是大明之幸、百姓之幸!臣舉雙手讚成!太行了!陛下想乾啥,臣都支持!”
他可不敢再猶豫了。
陛下都把“皇帝求著大臣”的話放出來了,再推脫,就是不給皇帝麵子,傳出去還得被百姓罵“阻礙民生”,比之前李東陽的處境還難。
朱厚照笑了,對眾人道。
“好,既然韓尚書同意了,江總兵也讚成,那這事就這麼定了。”
“朕隻是跟你們通個氣,後續的章程,朕會讓張永跟商人談,談妥了再報給戶部備案。”
蕭敬連忙附和。
“陛下英明!皇莊通商交稅,既利國又利民,奴婢這就讓司禮監配合戶部,做好備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