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的調查和錦衣衛的行動,在深夜裡緊鑼密鼓地推進。
它們如同兩把尖刀,直插謀逆案的核心。
劉瑾安排人將外藩書信的筆跡,與安化王府、寧王府存檔的文書逐一比對。
同時,提審了被抓的寧王府銀號夥計,終於撬開了突破口。
“公公饒命!”
夥計被打得皮開肉綻,哭喊道。
“小的隻是奉命轉賬,那些銀子都是用來買鐵器、火藥的,寧王爺說……說要在江西起事,讓小的們保密!”
劉瑾眼神一凜。
“買的鐵器火藥,藏在哪裡?和外藩怎麼聯絡的?”
“藏在南昌城外的山廟裡,由寧王府的護衛看管!”
夥計喘著氣。
“外藩是安南,安南給寧王爺送兵器,寧王爺給他們送絲綢、茶葉,都是通過海運偷偷交易的!”
與此同時,東廠番子在會同館的舊檔案裡,找到了蒙古小王子使者的行程記錄。
上麵明確寫著“弘治十八年,與安化王府使者會麵,轉交戰馬三百匹,鐵器五百件”,落款處蓋著安化王府的印章。
另一邊,錦衣衛的調查也有了重大突破。
陸炳讓人順著穀大用銀庫的轉賬記錄,查到了寧夏的一家秘密商號。
商號的老板正是安化王的小舅子。
“大人,商號的賬本找到了!”
千戶李彪捧著賬本趕來。
“上麵記錄著‘正德元年三月,購火藥兩千斤,轉交安化王府’‘四月,送糧食五千石,存於寧夏衛所庫房’!”
陸炳還提審了京營的牽連武官。
那武官見證據確鑿,再也不敢隱瞞。
“卑職認罪!安化王讓卑職暗中訓練親信士兵,等他起事,就打開京城城門,接應寧夏的叛軍!”
“寧王爺也給卑職送過銀子,讓卑職盯著京營的調動,有消息及時通報南昌!”
天亮時分,劉瑾和陸炳帶著所有確鑿證據,在司禮監彙合。
劉瑾手裡拿著外藩交易明細、夥計供詞、安化王府印章記錄。
“安化王勾結蒙古小王子,囤積戰馬、鐵器、火藥,拉攏京營武官,意圖襲取寧夏,再攻京城!”
陸炳遞上商號賬本、武官供詞、寧王府兵器藏匿地點。
“寧王勾結安南,囤積兵器、糧食,賄賂京官,意圖在江西起事,割據一方!”
“兩人雖然沒有直接勾結的證據,但都借著穀大用的關係,收買官員、勾結外藩,顯然是各自謀劃,卻又不約而同地瞄準了正德元年這個時機!”
劉瑾沉聲道。
陸炳點點頭。
“證據已經閉環,無論是人證、物證,還是賬本、書信,都能坐實兩人的謀逆罪名,絕無半分虛假!”
“事不宜遲,立刻去暖閣見皇爺!”
劉瑾當機立斷。
兩人帶著厚厚的證據冊,快步往皇宮趕去。
此時的暖閣裡,朱厚照剛洗漱完畢,張永正伺候他用早膳。
見劉瑾和陸炳神色凝重地走進來,心裡咯噔一下。
“劉公公、陸大人,可是調查有了結果?”
“皇爺!”
劉瑾和陸炳齊齊躬身,將證據冊遞上前。
“臣奴婢)有重大案情稟報,安化王朱寘鐇、寧王朱宸濠,勾結外藩、囤積物資、收買官員,意圖謀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