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告急的軍報,如同一記喪鐘,在南京皇城上空沉重敲響。先前被朱慈烺強行壓下的恐慌與爭議,恰如遭堤壩阻攔的洪水,此刻因這北方傳來的驚雷,驟然尋到宣泄的裂口,正以更洶湧的姿態反撲而來。
朝堂之上,已不再是暗流湧動,而是近乎公開的嘩然與騷動。
“殿下!太原若失,三晉門戶便會洞開,闖賊可長驅直入、直逼畿輔!北京危矣!當立刻儘起江南之師北上勤王,刻不容緩啊!”張慎言須發皆張,幾乎是聲嘶力竭。這一次,他身後站著的,不再僅是少數清流,而是一大批被“北京危矣”四個字徹底擊穿心理防線的官員。
“史尚書!兵部作何打算?難道真要坐視君父陷於險地嗎?”
“太子殿下!當此國難當頭,儲君豈能安坐南京?即便不親征北上,亦當速遣大將、調發重兵馳援,如此方能全孝道,更能安定天下人心!”
“江北四鎮,擁兵數十萬,為何還不調動?糧餉?便是砸鍋賣鐵,也要湊出來!”
亂哄哄的奏議擠滿了整個武英殿。焦慮、恐懼、赤裸裸的道德綁架,乃至一絲藏得極深、針對朱慈烺此前“按兵不動”策略的指責,全都混雜在這片喧囂裡。就連向來傾向穩妥的史可法,此刻也麵色慘白、眉頭緊鎖,顯然正承受著難以言說的巨大壓力。
朱慈烺端坐在上,麵無表情地聽著下方的嘈雜。他理解這些官員的恐慌——北京不隻是政治中心,更是大明的道德與法統象征,一旦有失,對士大夫階層的精神打擊足以毀滅人心。但他更清醒,被情緒裹挾的決策,隻會將大明推向更快滅亡的深淵。
他沒有立刻喝止,直到殿內聲浪稍歇,所有目光都緊緊聚焦在他身上、等候他的決斷時,才緩緩開口。聲音不算高,卻奇異地壓下了所有嘈雜,讓武英殿瞬間靜了下來:
“勤王?如何勤王?”他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字字清晰,“派誰去?派多少兵?走哪條路北上?糧草輜重如何沿途保障?這支兵馬,又能否趕在闖賊攻破太原、甚至兵臨北京城下之前抵達?”
一連串現實而冰冷的問題,讓方才還群情激奮的官員們為之一窒。
“江北四鎮?”朱慈烺嘴角勾起一絲譏誚的弧度,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冷意,“高傑要守徐州門戶,劉澤清、劉良佐各有防區不敢擅離,黃得功更要衛護江淮根本。且不說他們是否願意傾巢北上——就算他們肯,數十萬大軍倉促遠征,人吃馬嚼耗損巨大,沿途州縣凋敝,拿什麼供應?若糧道被斷、軍心嘩變,又當如何?屆時,非但解不了北京之圍,恐怕連這江南半壁江山,也要頃刻崩亂!”
他站起身,走到禦階邊緣,聲音裡帶著幾分沉痛,卻字字清晰有力:“諸位!本王何嘗不想立刻飛到北京,護衛君父?但古訓有雲,為將者,不可怒而興師;為君者,不可慍而致戰!闖賊此番東征,勢在必得,其鋒正銳!此時若以勞師遠征的疲敝之卒,去迎戰以逸待勞、士氣正旺的百萬賊眾,無異於以卵擊石,徒然耗損國力,於救國大局又有何益?!”
他猛地轉身,指向殿外北方,目光如炬、字字千鈞:“本王留守南京,非為怯懦避戰,實為要在這東南之地,為大明保留最後一絲元氣,鑄就一把能真正斬斷亂局的利劍!若……若北京真有萬一,”他刻意頓了頓,那個誰也不願觸碰的可能,此刻被赤裸裸地攤在眾人麵前,讓所有人心頭狠狠一震,“本王在這裡,大明國祚便在這裡!我等方能整合東南力量,徐圖恢複河山!若逞一時血氣之勇,將這最後的根基也賠進去,那才是置祖宗社稷於不顧,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縱萬死也難贖其罪!”
一番話語,如冰水澆頭,讓不少人發熱的頭腦稍稍冷靜。太子的話雖字字殘酷,戳破了眾人逃避的現實,卻是眼下無人能辯駁的不爭事實——保全江南根基,才是大明存續的唯一可能。
“然……然則,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仍有官員不甘地喃喃。
“非是坐視不理!”朱慈烺斷然開口,語氣斬釘截鐵,“勤王要救,但須救在實處、救在關鍵,而非徒勞耗力!”他目光陡然轉向立在一側的史可法,沉聲喚道:“史尚書!”
“臣在!”史可法肅然出列。
“即刻以兵部名義傳檄:其一,速行文山西、北直隸未陷州縣,令其嚴固城防、結寨自保,且須伺機襲擾闖賊糧道,斷其後勤;其二,通告天下,凡能阻敵鋒、斬賊首者,無論官紳軍民,朝廷必不吝爵祿封賞;其三,檄令江北四鎮及湖廣、四川督撫,嚴整軍備、嚴密戒備,隨時聽候朝廷調遣,以作全局策應!”
這是戰略層麵的牽製與精神層麵的聲援——雖無法立刻解北京之圍,卻能最大程度遲滯李自成的進軍步伐,為北方仍在抵抗的軍民注入士氣,更能為南方整合兵力、穩固根基爭取關鍵時間。
臣遵旨!”史可法大聲領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讚周!”
“老奴在!”
“速從內帑撥銀二十萬兩,會同戶部緊急采買藥材、布匹、糧米!另組織民夫,設法走海路或山間小道,務必將物資送抵北疆仍在抵抗的將士與百姓手中!”他話音未歇,又補下指令,“同時,在南京及周邊設粥廠安撫南逃流民,從中擇取青壯,酌情編入輔兵——既解流民生計之困,也為軍伍添補人力!”
這是展現南京朝廷存在感和人道關懷的措施,既能收攏人心,也能為未來儲備兵源。
“老奴領旨!”韓讚周躬身應道。
朱慈烺這幾條命令,條理分明——既有對北疆戰事的戰略部署,也有對軍民的人情關懷。雖仍未能滿足那些要求立刻大舉北上之人的訴求,卻清晰展現出一位監國太子在危局前應有的冷靜與擔當。朝堂上的喧囂終於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顯沉重、卻也更趨務實的氛圍。
退朝之後,朱慈烺立刻召來了孫傳庭和宋應星。文華殿側殿內,氣氛凝重。
“督師,情況你已清楚。”朱慈烺沒有半分寒暄,開門見山切入主題,語氣裡帶著不容置疑的緊迫感,“時間,比我們此前預想的還要緊迫。武英營的整訓與籌備,必須立刻加快進度!”
孫傳庭麵色雖仍蒼白,眼神卻銳利如刀,沉聲道:“殿下,臣已初步閱過武英營操典與士卒素質,殿下所倡之隊列、紀律、火器協同,理念極佳!然‘欲速則不達’,臣有一策:即刻將武英營擴充至一千五百人,分編為三哨,先強化基礎操練與小隊戰術配合;同時需保障大量實彈射擊,讓士卒熟稔火器性能,方能真正形成戰力。”他稍作停頓,又加重語氣補充:“尤其關鍵的是,需防範敵軍騎兵突襲,必須加強拒馬、壕溝的快速構築訓練,以及火器輪射的銜接配合!”
“準!”朱慈烺毫不猶豫應下,語氣果決,“人員便由你與張僉事從京營及南逃士卒中擇優遴選,務必挑揀精壯可用之輩!所需糧餉器械,本王親自協調解決,絕不誤事!”說罷,他轉頭看向宋應星,目光懇切卻帶著不容緩滯的要求:“宋先生,格物院那邊,進度必須再提!燧發槍的可靠性改良、高爐的鋼鐵產量提升,此二者乃眼下重中之重,關乎武英營戰力根基!”
宋應星麵帶憂色,拱手道:“殿下,燧發槍之簧片與槍管鑽孔工藝,至今仍是瓶頸。標準化生產推進遲緩,工匠人手也頗為不足,恐難短期內見效。”他微微皺眉,繼續說道,“另外,高爐耐火磚損耗過快,臣等雖在尋找替代材料,但一時之間,尚未有合適之選,還需些時日方能解決。”
“人手不夠,便去招、去挖!”朱慈烺語氣斬釘截鐵,不帶半分猶豫,“江南工匠本就眾多,懸以重賞,不怕無人應召!”他目光落在宋應星身上,進一步明確要求:“材料難題,你即刻列出所需特性,張榜天下求購,或找類似之物替代試驗!宋先生,非常之時,不能事事求全——先解決‘有無’,再論‘精糙’!”
最後一句話,他加重了語氣,給出明確時限:“本王隻要結果!一個月內,燧發槍樣品啞火率需再降兩成!高爐需穩定產出足夠打造五百支槍管的鋼材!”
感受到太子話語中不容置疑的決絕與急迫,宋應星深吸一口氣,肅然拱手:“老夫……儘力而為!”
接下來的日子,整個南京朝廷像被上緊了發條,連空氣都透著緊繃的節奏。兵部文書快馬飛馳各地,催調防務、傳檄政令;戶部與內廷為籌措錢糧晝夜連軸,清點庫藏、協調捐輸,忙得腳不沾地。
西苑之內,武英營的操練口號聲、甲胄碰撞聲與火器射擊的爆響愈發密集。孫傳庭不顧病體虛弱,日日親臨校場督導,將多年與義軍對戰的實戰經驗融入訓練——調整隊列銜接的節奏、規範火器輪射的時機、細化拒馬布設的間距。那股名將特有的嚴厲與精準,讓先前還帶著散漫習氣的京營兵痞們叫苦不迭,卻也在日複一日的嚴苛打磨中,漸漸生出了紀律性,隱隱摸到了脫胎換骨的邊兒。
格物院的工坊裡更是徹夜燈火通明,工匠們分成三班輪換,圍著熔爐、鑽床與槍架,日夜不停地試驗、拆解、改進。在朱慈烺“先解決有無”的思路指引下,不少不夠精巧卻勉強可用的土法被啟用——燧發槍的擊發簧片放棄了複雜的雕花工藝,以粗鍛成型的鋼片替代,隻求降低啞火概率;高爐則在“停爐檢修更換耐火泥重新開爐”的循環裡艱難推進,匠人們甚至試著往耐火磚裡摻入細鐵砂,雖沒能徹底解決損耗問題,卻也讓鋼水的日產量悄悄提了兩成。
然而,北方的壞消息,還是一個接一個地傳來。
十日後,太原城破,守將戰死。
又五日,代州失守。
大順軍兵分兩路,一路沿汾河繼續東進,旌旗直指大同、宣府,沿途州縣望風而降,邊城守軍已能望見西來的煙塵;另一路則調轉兵鋒南下,鐵蹄踏向潞安、彰德府,短短旬日便連破數城。此時的山西,大半土地已插滿大順的“闖”字旗,昔日拱衛京畿的屏障支離破碎,通往北京的一道道門戶,正被大順軍的攻城錘粗暴撞開,京西的警報,已日夜不絕地傳向紫禁城。
每一份從北方遞來的軍報,都像一塊巨石投入南京城的池水中。驛卒策馬奔過街巷的馬蹄聲、衙門裡驟然響起的傳報聲,總能讓路人駐足屏息——待“又失一城”的消息傳開,原本喧鬨的街市便會瞬間沉寂幾分。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窒息感,裹著北方的寒意,滲進官員的朝服、百姓的粗布衫,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心頭,連呼吸都似帶著滯澀。
朱慈烺立在文華殿的巨幅地圖前,目光死死鎖著那些代表大順軍的黑色箭頭——它們像蔓延的瘟疫,在北方版圖上不斷啃噬、推進,離那座象征帝國命運的城池越來越近。指尖無意識地落在地圖上“北京”的位置,重重劃過,指腹碾過絹布的紋路,似要將那迫近的危機,從圖紙上生生剜去。
曆史的洪流,正以無可阻擋之勢奔騰而下。他知道,最嚴峻的考驗,即將到來。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翻騰,目光重新變得堅定冷冽。
“傳令下去,”他對著空寂的大殿,沉聲自語,又像是在對冥冥中的命運宣戰,“加快一切進度!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喜歡日曜南明請大家收藏:()日曜南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