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殿外傳來通報,宋應星在外求見。
朱慈烺精神微振,立刻宣見。
宋應星快步走入殿內,身形比朱慈烺離開時愈發清瘦,眼神卻異常明亮,還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激動。他甚至來不及行全禮,便急聲道:“陛下!陛下安然歸來,老臣……老臣……”
“宋先生不必多禮。”朱慈烺虛扶一把,目光落在宋應星緊攥手中的一卷圖紙上,“先生這般急切,莫非是格物院有了進展?”
“正是!”宋應星的聲音因激動微微發顫,他展開那卷圖紙:“陛下,臣遵陛下此前旨意,集中全力改進燧發槍!老臣與諸位匠頭反複試驗,又參考了此次戰事中回收的損壞槍械,終於……終於尋到了大幅降低啞火率的關鍵!”
他指著圖紙上幾處精巧部件:“關鍵便在這擊砧的角度、燧石夾持的力道,還有這引火藥槽的密封!我等設計了數種新簧片結構與密封銅盂,反複測試後,新製樣品連續擊發百次,啞火不足五次!雖未臻至善至美,可比起從前,已是天壤之彆!”
朱慈烺猛地站起身,一把抓過圖紙,目光灼灼地盯著上麵的結構。他雖看不太懂那些精巧的機械細節,可“百次擊發,啞火不足五次”這話,卻像黑暗中驟然亮起的火炬,瞬間驅散了他心中積鬱的陰霾!
“好!好!好!”他連說三個好字,疲憊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真切的笑意,“宋先生!此乃雪中送炭!大功一件!”
“還有,”宋應星接著道,“高爐煉鋼之法亦有小成,鋼水質地更趨均勻,用以打造槍管,鑽孔良品率已提至五成!若全力生產,月產合格燧發槍,可達……可達三百支!”
三百支!這個數字,相對於龐大的需求依舊杯水車薪,但在此刻山窮水儘之際,卻代表著實實在在的希望!
“賞!格物院所有工匠,重重有賞!”朱慈烺毫不遲疑,“宋先生,朕命你即刻著手,全力生產這新式燧發槍!優先裝備京營與新募兵勇!”
“老臣領旨!”宋應星激動地躬身。
送走宋應星,朱慈烺獨自踱到乾清宮殿外。夕陽餘暉將天空染成一片淒豔的橘紅,恰似蕪湖城頭尚未乾涸的血跡。
蕪湖丟了,將士殞命,朝野非議,前途莫測。
但,史可法還在鎮江苦苦支撐。
黃得功依舊忠勇可嘉。
宋應星帶來了技術突破的曙光。
還有那個生死未卜,卻以行動證明了某種可能性的……李定國。
他緩緩握緊了拳頭,指甲再次陷入掌心的傷口,帶來一陣尖銳的疼痛。
這疼痛讓他清醒,也讓他更加堅定。
仗,還沒打完。
大明的天,還沒塌!
他望著那如血的殘陽,眼中重新燃起不屈的火焰。
“王公公。”
“奴婢在。”
“更衣。朕要去孝陵。”
喜歡日曜南明請大家收藏:()日曜南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