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廷在軍事和科技上取得的進展,並未能完全掩蓋其內部日益深重的危機。首當其衝的,便是財政。
儘管抄沒魏國公、徐文耀、李實等人家產得了筆橫財,逼迫部分士紳“捐輸”了些許錢糧,宋應星的“格物興利司”也開始有了微薄進項水泥剛開始小規模外售,玻璃尚未量產),但麵對龐大的軍費開支廬州一戰消耗尤巨)、官員俸祿、以及各地賑濟,依舊是入不敷出。戶部尚書幾乎是日日哭窮,請求皇帝儘快設法。
這一日,幾位閣臣與戶部堂官再次齊聚暖閣,商討開源之策。
黃道周主張進一步加大“清田”和“清查藩產”的力度,認為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史可法則擔憂逼得太緊,恐生內變,建議是否可向江南富商發行“國債”,許諾利息,以解燃眉之急。也有人舊事重提,暗示是否可以暫時恢複部分“遼餉”……
朱慈烺聽著臣子們的爭論,心中明鏡似的。他知道,傳統的農業稅基在戰亂和土地兼並下已經萎縮,單純靠節流和追繳欠款,難以支撐長期戰爭。必須開辟新的、穩定的財源。
“發行國債,是個思路。”朱慈烺緩緩開口,“但需有國家信用背書,且需有穩定稅收作為償還保障。如今戰局未穩,恐富商疑慮,認購者寡。”他否定了加餉的提議,態度堅決。
“朕思慮再三,開源之策,仍在‘海’與‘商’。”朱慈烺目光掃過眾人,“其一,命張煌言、鄭芝龍加緊籌備,官營海貿需儘快啟動!初期可由朝廷出船、出護衛,招募商人攜貨隨行,利潤分成。主要目標,南洋、倭國。所需本金……先從內帑撥付一部分,其餘,發行一批以未來海關稅收為抵押的‘海貿債’,主要麵向江南有實力的海商認購。”
“其二,‘格物興利司’要加快。水泥、玻璃要儘快形成規模,除了軍用,要大力推向民用。可考慮與民間合作,授權技術,收取專利費用,或合資建廠。還有軍器製造,在滿足朝廷需求之餘,淘汰的舊式火銃、盔甲,經整修後,可由市舶司統一對外發售。”
皇帝的思路清晰而超前,令眾臣耳目一新,但也深感執行起來困難重重。與民爭利必招致反彈,官營海貿觸動的利益集團更為龐大。但這確實是目前看來,最能快速見效的方法。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朱慈烺斬釘截鐵,“諸卿當同心協力,排除萬難!具體細則,由戶部、工部、市舶司籌)、格物院共同擬定,儘快呈報!”
就在朱慈烺為財政焦頭爛額之際,韓讚周帶來了一個讓他心神劇震的消息。
“陛下,東廠潛入河南的番子,在歸德府與開封府交界的芒碭山一帶,聽聞有一夥山匪,約數百人,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其首領頗為神秘,據傳……據傳可能是位落難的貴人,年紀與永王殿下相仿……但當地眼線未能接近核心,無法確認。”
芒碭山!朱慈炤!
朱慈烺的心臟猛地一縮。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消息可靠嗎?有沒有可能是清虜或他人設下的陷阱?”
“回陛下,消息來源是發展的一名當地樵夫,其曾遠遠見過那首領一麵,形容其‘麵容白皙,不似常人’,但口音似乎是北地官話。目前無法判斷真偽,但這是近期最接近的一條線索。”韓讚周謹慎地回答。
“加派人手!要最精乾的!設法接觸,但絕不可暴露身份,首要任務是確認其身份和安危!”朱慈烺聲音低沉,帶著一絲急切,“若真是慈炤……務必確保他的安全,等待時機,將其秘密接回!記住,此事關乎國本,若有絲毫泄露,朕唯你是問!”
“老奴明白!必安排萬全!”韓讚周深知此事重大,肅然領命。
弟弟的可能下落,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朱慈烺的心湖,激起萬千波瀾。他希望那是真的,又害怕那是真的。亂世之中,一個失勢的皇子,其命運可想而知。他必須儘快確認,並采取行動。
喜歡日曜南明請大家收藏:()日曜南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