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在緊張的學習與籌備中悄然流逝,轉眼已近弘光元年歲末。江陰水師學堂內,化名“朱永”的朱慈炤,經過數月磨礪,已然褪去了不少青澀,皮膚被江風海日曬得黝黑,手掌因常年操槳纜而磨出了厚繭,但眼神卻愈發銳利和沉穩。他不僅熟練掌握了水兵的基本技能,在航海理論、艦船指揮等方麵也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領悟力,深受教官賞識,在同窗中也建立了威信。
這一日,學堂組織了一次小規模的沿岸巡航演練。朱慈炤所在的哨船“海隼”號,奉命前出偵察一處模擬“敵情”的礁石區。不料,天氣驟變,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陰雲密布,狂風卷起巨浪,能見度急劇下降。
“穩住舵!降半帆!注意觀測周圍!”帶隊的哨官聲嘶力竭地呼喊,但小船在風浪中劇烈顛簸,如同一片落葉,情況萬分危急。
混亂中,一名負責觀測的新兵不慎被甩出船舷,落入冰冷洶湧的江水中!眾人驚呼,但因風浪太大,投下的救生索幾次都被衝開。
“我下去!”朱慈炤沒有絲毫猶豫,迅速脫下笨重的外衣,將繩索係在腰間,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縱身躍入波濤之中!
冰冷刺骨的江水瞬間包裹了他,巨大的力量幾乎要將他扯離繩索。他奮力向那掙紮的新兵遊去,一個巨浪打來,兩人同時被淹沒。船上眾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片刻後,朱慈炤拖著幾乎昏迷的新兵,頑強地浮出水麵,在眾人的合力拉扯下,終於艱難地回到了船上。
這次意外的險情,雖然無人傷亡,卻讓朱慈炤在學堂中聲名鵲起。其臨危不懼、奮勇救人的舉動,贏得了所有人的由衷敬佩。鄭森得知後,亦是暗自點頭,對這位永王殿下的心性和膽識有了更深的認識。
經曆此事,朱慈炤感覺自己與這片江海,與身邊這些同生共死的袍澤,真正地融為了一體。他更加刻苦地投入訓練和學習,因為他知道,未來他要麵對的,將是比這長江風浪更加凶險莫測的遠洋大海!
與此同時,在南方的海麵上,由鄭森主導的“遠洋探索艦隊”的籌備工作,取得了初步進展。他精心挑選了五艘性能最好的海船包括兩艘改進型福船和三艘繳獲的西式帆船),配備了經驗最豐富的船長和水手,以及格物院派出的繪圖員和精通拉丁語、葡萄牙語的通譯。這支艦隊的任務,並非作戰,而是探索、測繪和聯絡。
艦隊被命名為“破浪”,由鄭森麾下一名膽大心細的年輕將領吳英指揮。在一個寒冷的清晨,“破浪”艦隊悄然駛離江陰基地,揚起風帆,向著煙波浩渺的南海進發。他們的首要目標,是抵達呂宋,設法與當地幸存華人取得聯係,核實情況,繪製精確航路與沿岸地圖,並儘可能搜集西班牙人的軍事部署情報。
這是一次充滿未知與風險的航行。等待著他們的,是變幻莫測的海洋,是凶殘的西班牙殖民者,也是揭開海外血淚真相、並為未來遠征鋪平道路的關鍵一步。
幾乎在“破浪”艦隊南下的同時,南京城內的朱慈烺,也接到了來自江北的最新戰報。多鐸因濟寧告急,被迫從徐州前線再次分兵,江北明軍壓力大減。史可法抓住機會,命黃得功部向淮安方向發起了一次成功的戰術反擊,燒傷俘獲清軍兩千餘人,繳獲一批糧草輜重。雖然未能改變整體對峙態勢,但無疑進一步打擊了清軍的士氣,鞏固了防線。
好消息接踵而至。陳子龍從西南發來密奏,劉文秀、艾能奇整合孫可望舊部後,實力有所恢複,在川東頂住了豪格新一輪的攻勢,雙方再次陷入僵持。而李定國在襲擾濟寧、調動清軍後,並未戀戰,果斷撤回沂蒙山區,清軍北上撲空,勞而無功,反而進一步暴露了其後方的空虛。
內憂外患,似乎都在向著有利於南明的方向轉化。朱慈烺站在皇宮高處,眺望著南方。他知道,“破浪”艦隊的出發,標誌著他的大航海計劃,終於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而江北的相對穩定,也為他推行內部改革和籌備海洋戰略,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窗口。
帝國的航船,在經曆了初期的驚濤駭浪後,似乎終於找到了一絲穩定的節奏,並開始調整風帆,準備駛向那片更加廣闊、也更具誘惑力的藍色疆域。
喜歡日曜南明請大家收藏:()日曜南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