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腹地,戰雲早已密布天際,凜冽的殺氣更是彌漫四野,連空氣都仿佛凝固在劍拔弩張的緊張之中。肅親王豪格親自率領兩萬五千八旗精銳——這支以正藍旗為絕對骨乾,又輔以驍勇善戰的部分蒙古騎兵的勁旅,宛如一條掙脫束縛的狂暴黑龍,裹挾著雷霆萬鈞之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撲開封城下。而這座曆經數百年風雨、見證過無數興衰的古城,此刻又一次被厚重的戰爭陰雲徹底籠罩,仿佛連牆磚都在無聲訴說著即將到來的浩劫。
開封守將陳永福,在明軍之中算得上是資曆深厚的宿將。甲申年間,他曾追隨孫傳庭馳騁疆場、浴血征戰,王朝更迭後又輾轉投奔,最終歸附南明政權。他心裡比誰都清楚,開封的城防曆經多年風雨侵蝕,早已殘破失修;麾下雖有不少兵卒,卻大多久疏戰陣,平日裡缺乏嚴格訓練,根本難當大任。如今要麵對的,是豪格麾下那些剛從四川的屍山血海中闖出來、個個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這般實力懸殊之下,守住城池的勝算其實渺茫得很。可南明皇帝下達的“死守”嚴令如同沉重的枷鎖,容不得他有半分退縮,而“封侯”的許諾又像誘人的誘餌,在前方不斷牽動著他的心神。一邊是君命難違,一邊是功名誘惑,雙重裹挾之下,陳永福早已彆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率領部眾與強敵死戰到底。
豪格用兵,深得清軍精髓,狠辣而高效。他並未給開封太多準備時間,抵達次日,便驅使降兵和民夫填平護城河,架設雲梯,動用隨軍攜帶的重型火炮,對開封城牆進行了不分晝夜的猛烈轟擊。開封那本就不甚堅固的牆體,在炮火下劇烈顫抖,多處出現裂痕甚至小範圍坍塌。
戰鬥從炮聲停歇的那一刻起,便瞬間墜入白熱化的絞殺之中。清軍如決堤潮水般一波接一波湧向城牆,前排士兵踩著同伴的屍體攀爬雲梯,後排則以弓箭掩護,攻勢密集得讓人喘不過氣;守軍雖已疲憊不堪,卻仍憑著最後一絲死戰意誌,將弓箭、滾木、擂石接連砸向城下,甚至把熬得滾燙的金汁煮沸的糞汁)順著城牆縫隙倒下,空氣中瞬間彌漫開刺鼻的腥臭與慘叫。城上城下很快堆滿了屍體,層層疊疊幾乎堵死了攻城的道路,溫熱的鮮血順著城牆溝壑流淌,將原本斑駁的牆磚染成一片暗紅。陳永福親自登上城頭最危急的地段,手提沾血的大刀往來督戰,見有士卒怯戰後退,便當場揮刀斬殺,接連砍倒數人後,才總算震懾住慌亂的軍心,勉強將搖搖欲墜的防線穩住。
可實力間的懸殊差距,從來都不是僅憑一腔死戰意誌就能抹平的。清軍依舊憑著不計傷亡的瘋狂攻勢,一波接一波地衝擊著城牆,哪怕城下屍體堆積如山,後續部隊也毫無遲疑地踩著同伴的遺骸向前推進。終於在攻城第三日的午後,開封西門的一段牆體在紅衣大炮的持續轟擊下轟然崩裂,一個數丈寬的巨大缺口赫然出現!早已在缺口外蓄勢待發的清軍巴牙喇兵,瞬間像聞到血腥味的餓狼般雙眼赤紅,伴隨著震天動地的呐喊聲,手持利刃蜂擁而入,轉眼間便將防線撕開了更大的口子。
“堵住缺口!親兵隊,隨老子殺!”陳永福目眥欲裂,率領最後的預備隊衝向那死亡的旋渦。慘烈的巷戰在缺口內外展開,每一寸土地都在反複爭奪。明軍雖然悍勇,但在個人武勇和裝備上均遜於精銳的巴牙喇兵,防線被不斷壓縮。
就在開封城防瀕臨崩潰、危在旦夕的絕境時刻,遠處歸德府商丘)方向的地平線上,突然揚起滾滾煙塵——一支明軍騎兵如同裹挾著狂風的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這支騎兵正是奉呂王朱慈炤之命,從徐州趕來的高傑部前鋒,約三千人馬;他們不顧連日長途跋涉的疲憊,甚至來不及休整喘息,便直奔戰局最危急處,朝著正全力圍攻西門的清軍側後方,發起了迅猛突襲!
這支明軍生力軍的驟然出現,像一劑強心針般瞬間緩解了開封守軍的危局。高傑部騎兵個個悍勇異常,完全不顧長途奔襲的疲憊,借著戰馬的機動性在清軍陣中反複衝殺,手中馬刀寒光閃爍,很快便撕開一道缺口,一度將突入城牆的清軍與後方支援部隊徹底切斷。城上的陳永福遠遠望見這一幕,原本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振奮之色,當即振臂高呼,率領城內尚能作戰的士兵發起反衝擊,守軍士氣大振,與城外騎兵裡外呼應,竟真的將占據缺口的清軍暫時擊退,重新奪回了城牆的控製權!
可身經百戰的豪格並未慌亂,很快便識破戰局關鍵,迅速調整部署,抽調出麾下最驍勇的蒙古騎兵,疾馳而去攔截高傑部。兩支騎兵在開封城外的曠野上驟然相撞,馬刀劈砍的脆響、士兵的呐喊與戰馬的嘶鳴交織在一起,雙方你來我往、廝殺得難解難分,一時間竟陷入僵持,勝負難斷。但高傑部終究隻有三千人馬,兵力本就有限,又屬孤軍深入、缺乏後援,這般高強度的拚殺根本無法持久。如此一來,開封城雖暫時喘了口氣,可籠罩在頭頂的危機,其實並未真正解除。
消息傳至歸德府呂王行營,朱慈炤麵色凝重。他手中可直接調動的兵力不多,高傑部前鋒雖勇,卻似杯水車薪。廬州馬祥麟部被清軍偏師纏住,進展緩慢;湖廣何騰蛟部更是遠水難解近渴。
“不能再等了!”朱慈炤猛地一拍案幾,“傳令給高傑,讓他不惜代價,務必再支撐兩日!本王親自去催促進展最速的黃得功部!告訴他,若貽誤軍機,致使開封有失,他黃得功便是大明罪人!”
朱慈炤深知,開封能否守住,關鍵在於時間。每一刻,都有忠勇的將士在城頭浴血。他必須為史可法調動主力,贏得這最後的、也是最寶貴的時間。中原的命運,懸於一線。
喜歡日曜南明請大家收藏:()日曜南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