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這座帝國的心臟,在秋日慘淡的陽光下,如同一位被重重圍困的巨人,沉默而壓抑。朱紅色的宮牆內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牆外,是士氣如虹、旌旗招展的明軍,以及越來越多聚集而來、翹首以盼的京城百姓;牆內,則是死寂與絕望蔓延,僅剩的數千清軍殘部如同困獸,在多鐸的嚴令下,依托宮牆做最後的掙紮。
勸降的呼喊聲已經持續了一日一夜,如同無形的錘擊,不斷敲打著宮內守軍本已脆弱的神經。滿漢之間的矛盾在絕境中愈發凸顯,一些漢軍旗士卒眼神閃爍,已有動搖之態。然而,多鐸以其積威和身邊最忠誠的滿洲巴牙喇親兵,強行彈壓著一切不穩的跡象。
“陛下,城內仍無投降跡象。”史可法眉頭緊鎖,“多鐸似有頑抗到底之心。據城內最後傳出的零星消息,其正在焚燒部分文書檔案,並有破壞宮殿的跡象!”
朱慈烺眼中寒光一閃。他絕不能坐視祖宗留下的宮闕毀於一旦,更不能容忍多鐸狗急跳牆,毀壞中華文明的瑰寶。
“看來,不動用雷霆手段,是無法讓這頭困獸清醒了。”朱慈烺的聲音冰冷,“傳令王大錘,火龍炮準備!目標——午門!給朕轟開這扇門,但儘量控製落點,減少對主體建築的損毀!”
“遵旨!”傳令兵飛奔而去。
很快,數門被軍械總管王大錘精心改良過的重型“火龍炮”,在大量步兵盾牌的掩護下,被緩緩推至陣前,黑洞洞的炮口在夕陽餘暉下閃爍著幽冷的光澤,精準地瞄準了午門那厚重無比的門扉和門樓。炮手們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最後的裝填和角度調整。
宮牆之上,負責守衛午門的清軍將領看到了明軍陣前的動靜,尤其是那幾門散發著死亡氣息的重炮,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聲嘶力竭地命令部下準備防禦。箭矢、火銃、乃至幾門架在門樓上的小型火炮,都對準了下方。
“放!”隨著王大錘親自揮下的令旗。
“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炮聲猛然炸響,仿佛天崩地裂!沉重的炮彈帶著熾熱的尾焰,如同隕星般狠狠砸向午門!
刹那間,木屑混合著磚石碎塊衝天而起!厚重的午門在如此猛烈的轟擊下,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門板上瞬間出現了巨大的破洞,門樓一角更是被直接削去,上麵的清軍慘叫著跌落。硝煙與塵土彌漫,遮蔽了半個天空。
一輪齊射過後,午門已是一片狼藉,雖然未被完全摧毀,但防禦能力已大打折扣。
“火銃手,壓製城頭!飛龍索準備!登城隊,上!”李定國不失時機地下達了突擊命令。
早已蓄勢待發的明軍精銳,如同潮水般湧向殘破的午門。密集的銃彈如同雨點般射向宮牆,壓製得清軍抬不起頭。數十條飛龍索帶著鐵爪,精準地拋上了牆頭,矯健的明軍士卒口銜利刃,如同猿猴般攀援而上!
慘烈的登城戰在午門一線爆發。殘存的清軍也知道這是最後關頭,拚死反抗。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每一寸城垛都在進行著殘酷的爭奪。不斷有人從高高的城牆上墜落,生命的消逝在此刻顯得如此廉價。
就在午門激戰正酣之際,承天門今天安門)方向也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趙文遠不顧肩傷,指揮另一路明軍發起了猛攻,牽製了大量清軍兵力。
紫禁城的防線,在明軍多點開花的猛攻和絕對的火力優勢下,終於開始動搖、破裂。
而此時,在紫禁城深處,武英殿內,氣氛更是降到了冰點。多鐸麵色鐵青,聽著各處傳來的壞消息,殿外越來越近的喊殺聲如同催命符一般。
“王爺!午門快守不住了!明狗……明軍已經有人登上城頭了!”一名渾身是血的軍官連滾爬爬地衝進來稟報。
“廢物!”多鐸一腳將其踹翻,眼中充滿了血絲和瘋狂。他猛地看向一旁被幾個嬤嬤和太監護著、臉色蒼白的小皇帝福臨順治)。
“走!”多鐸從牙縫裡擠出一個字,聲音嘶啞而決絕,“不能落在朱慈烺手裡!我們從神武門走!去遼東!回盛京!”
他早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一條隱秘的、通往神武門的路線和少量接應的精銳騎兵,是他為自己和順治保留的最後生機。
“可是……太後……”小皇帝福臨驚恐地看向後宮方向。
“顧不了那麼多了!”多鐸粗暴地打斷,一把拉起福臨,“再不走,誰都走不了!帶上玉璽!快!”
在一片混亂和絕望的哭喊聲中,多鐸裹挾著年幼的順治皇帝,在一隊最為忠心的白甲巴牙喇兵護衛下,如同喪家之犬,倉皇地穿過重重宮苑,向著北麵的神武門逃去。他們將這座曾經象征著無上權力、如今卻已成為巨大囚籠的紫禁城,以及城內尚在抵抗的部下和來不及帶走的皇室成員,徹底拋棄在了身後。
夕陽,正將最後一抹餘暉灑在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上,淒豔如血。
喜歡日曜南明請大家收藏:()日曜南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