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是在第二天的清晨才回到警局的。他一夜未眠,雙眼布滿了血絲,但他的大腦卻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沒有立刻去調查那個所謂的“瑞士交換生”,他知道那隻會打草驚蛇。他像往常一樣,處理著堆積如山的案卷,聽取著下屬的彙報,將自己偽裝成一個依舊被無數瑣事困擾,對真正的危險一無所知的普通警官。
但在平靜的表象之下,一張由他親自操控的反向偵察網,已經悄然張開。他動用了自己最信得過的幾名心腹,以一種“常規背景核查”的名義,開始從側麵,迂回地調查那個“交換生”的所有信息。
而顧念,則重新回到了玉槐居那座“陽光囚籠”裡。
他也同樣,恢複了往日的平靜。每天看書、分析情報、陪伴槐稚秀。仿佛那場發生在地下深處的秘密會談,從未發生過。
一場無聲的對弈,就在這座城市的陽光與陰影之下,悄然拉開了序幕。
……
“鐘表匠”的棋路,沉穩而耐心。
他沒有立刻對周毅的家庭采取任何行動。他隻是像一個最高明的園丁,悄悄地,在周毅的生活圈子裡,埋下了一顆又一顆,看似無害的種子。
周毅手下一個最得力的年輕警員,突然因為一筆來路不明的巨額“賭債”而被停職調查。
與周毅合作了十幾年的,檢察院的老朋友,突然因為一樁陳年的“作風問題”而被紀律部門約談。
甚至連周毅正在上高中的女兒,所在的學校裡,都開始流傳一些,關於她父親“徇私枉法”、“包庇罪犯”的惡毒謠言。
這些事情,每一件單獨看來,都像是偶然的,不幸的意外。它們都無法直接對周毅本人造成致命的打擊。
但當它們在短短一周內,密集地爆發時,卻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無形的壓力,從四麵八方將周毅死死地包裹。
他被孤立了。
他在警局內部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最得力的臂膀,被一一斬斷。他的家庭,也開始受到無形的侵蝕。
周毅終於體會到了,顧念口中那種,被一隻看不見的手,一點點拆解人生的徹骨的寒意。
他知道,“鐘表匠”是在用這種方式,向他示威。也是在用這種最冷靜,最優雅的方式逼迫他犯錯。
隻要他因為巨大的壓力,而對顧念的“監視”出現任何一絲一毫的疏漏。
那麼等待他的,就將是雷霆萬鈞的致命一擊。
……
麵對“鐘表匠”這如同水銀瀉地般,無孔不入的攻勢。
顧念的應對,同樣冷靜,且充滿了耐心。
他沒有選擇去幫助周毅“滅火”。因為他知道,任何來自玉槐居的,直接的幫助,都會立刻坐實周毅“內外勾結”的罪名,正中對方下懷。
他選擇的,是“兌子”。
既然你在我的棋盤上,吃掉了我的“車”,那我就在你的棋盤上,也同樣吃掉你一個對等的“馬”。
淩風的情報網絡,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運轉。
一個隱藏在臨淵市金融圈深處,常年為“組織”進行洗錢活動的“白手套”,突然因為一次“意外的”服務器崩潰,而導致所有的賬目數據,都被暴露在了陽光之下,引來了稅務部門和金融監管機構的聯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