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強臉上紅一塊,白一塊。
這是什麼緣分啊!
跋涉了二十裡路,一到城關,一蹲下,就是親家屋後。
一開口,就跟親家說上話了,這是什麼天老爺給的緣分。
甭看了也甭問了。看來跟這家的緣分是天注定的。怪不得這三個孩子一起說了這一家,天生的緣分!
張新強不知道戚老漢有沒有得到張媒婆子的通知,也不知道人家願不願意,更不知道人家孩子樂不樂意,什麼事都沒定下,他也不敢貿然相認,隻得裝作是定木匠活的。
“家裡孩子要結婚,我看看有沒有現成的家具。”
“有,我帶你去看看,不急的話預定,還便宜些。”
張新強跟在戚老漢後邊,來到家裡看家具。順便打量了下戚家的房子和擺設。
戚老漢是個手藝人,木工手藝很是不錯。看這滿院子的家什和成品,是個能乾的。
在農村,家裡都有地,再有個手藝,農閒時便多了一項進賬,日子就比彆家過得寬鬆。
看戚家這亮亮堂堂的大瓦房和大院子,就知道這家日子過得不錯。
張新強默默點頭,就是沒見這家兒子啥樣。
戚老漢熱情介紹自己的木匠手藝,農具家具都不在話下。
張新強:“這麼多的活計,你這是帶著徒弟還是自己乾?”
戚老漢:“帶著兩個徒弟,都出工了,現在算是幫工,拿工資的。”
“怎麼不帶自家孩子乾。”
戚老漢瞄一眼他:“五個閨女一個兒,偏偏兒子不愛乾這木工活,我能咋辦?”
張新強心裡默念,為啥不愛乾這木工活,為啥不愛乾,是懶還是笨?
在農村人眼裡,有個手藝吃四方,像泥瓦匠、木匠、鐵匠、石匠這些活計,都是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還得防著這一招,所以很多都是父子檔、兄弟檔。
好不容易有個手藝,張新強不理解,為什麼這個手藝不能傳給兒子。
張新強看了一圈,心裡有底,還要考驗一下戚家家主的脾氣性格。
“今天我沒帶錢,還得回家跟他娘商量商量,今天就不定了,勞煩老哥哥了。”
戚老漢揚揚眉毛:“不定就不定,和家裡商量好再說,也是個大事,不過我得跟你說好,訂貨周期得三四個月,可不興催。”
“那是,那是!”
張新強從戚老漢家裡出來,腳步很是輕快。
這家家底厚實,當家的有手藝,看起來也是個好說話的脾氣,倒是個好人家。
至於孩子們,讓他們自己看去吧,這事講個眼緣,不是咱當爹媽的能說了算的。
張新強越想越高興,越想越高興,真是賺大了!事情成了,得好好謝謝張媒婆子!
走到街道口,張新強看這裡眼熟,這不就是去武裝部誌遠家的路嗎?
來都來了,要不要去看看二妮?
又想,二妮剛到人家家裡,這就上趕著來看,像是不放心的樣子,還是算了吧。
走兩步,又想,來都來了,去看看吧,說說家裡的喜事,二妮也掛掛著兩個哥哥的婚事,現在一起解決了,跟她說說也讓她高興高興。
往那走兩步,又想,跟誌遠他們一說,就好像是結婚來借錢似的,讓人家多想。還是不要去了。
去吧,不去吧。
去吧,不去吧。
東昌縣城的大道上,一個農村老漢,走過去又走回來,走過去又走回來,來來回回好幾趟,下不定決心。
最後張新強一拍大腿,哎呀!去就去吧,想恁多乾啥!來都來了!
縣武裝部的後院是家屬院,一排排的平房加院子,不比鄉下寬敞,但勝在整齊。
各家各戶都是一樣的房屋一樣的院子,可推門進去,各家過的日子卻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