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種米,又叫做送粥米、送湯,是魯西北地區傳統風俗。
產婦生了小孩,一般是第五天或是第七天、第十二天,產婦的娘家父母還有親戚,都會帶些雞蛋、紅糖、大米、小米前來看望祝賀。
小孩的姥姥、舅媽、姨媽還會帶來親手做好的衣服鞋帽、小被子等等。如果生的小男孩就送豬前蹄,如果生的是小女孩就送肉。
現在的人們沒有那麼講究,不管男孩女孩,都會送各種米、麵、肉、蛋,各種衣服鞋襪、被褥。
穎穎老家是北邊鄉鎮,風俗是第十二天送種米,這個時候的小嬰兒也褪去了娘胎醜,變得舒展可愛。這可是人生第一次公開亮相,必須得漂漂亮亮的。
桂英大娘倒是沒有意見,親家怎麼來就怎麼招待。可老太太不願意,從第五天上就嘟囔,嫌棄穎穎娘家不重視,不拿這個外甥當事。
家裡沒人理她的話,孩子受不受重視穎穎可看在眼裡,穎穎娘提前就跟親家桂英說好了,孩子滿十二天正好是星期六,也考慮兩親家都是吃公家飯的,周末歇班正好有空。桂英心裡熨帖,覺得這親家考慮周全。
老太太見沒人理她,又支使翠花:“二妮啊,二妮,你問問你大娘,茜茜她姥姥啥時來送種米,還要待客,置辦酒席,還要煮紅雞蛋,彆耽誤了。該辦了!”
翠花忙得抓頭豎腚:“奶!煮著呢,紅蛋煮著呢,你不是還吃了倆嗎?明天來送種米,宴席備下了。明天一早我就整治。”
老太太又抓住翠花:“和你誌遠大伯說了嗎?他彆忙起來忘了!”
翠花:“忘不了,奶,趕明天大伯待客坐席,忘不了!”
老太太:“建軍呢,他下班了嗎?回來了嗎?”
桂英實在聽不下去了:“你老老實實坐在床上當老祖宗就行,彆添亂了!”
老太太麵對自己的兒媳婦有點打怵,這個兒媳婦平時不說話,一說話跟打機關槍似的,吵得她耳朵疼,老太太住了聲,不願意看她,轉過身子,麵對著牆閉上眼。
“一群小孩,知道啥是送種米不,又沒有操辦過,還不聽老人言。”
桂英沒再理她。
第二天一早,翠花就早早起來,跟著桂英去早市上買肉買菜。今天她的主要任務是整治一桌宴席,桂英擔心她沒見過好物,整治不了好菜,沒想到翠花大包大攬:
“這些年的年夜飯都是俺跟娘張羅,弄雞弄魚俺都會,炸肉炸丸子俺也會。看看集上有啥咱就買啥,大娘,你想做啥想吃啥,咱就買啥,俺沒有不會做的。”
桂英懷疑地看著翠花,可彆是吹牛,鄉野有什麼好東西,見都沒見過,怎麼做出來?
早市上有菜有肉,都很新鮮,桂英今天要待客,很舍得花錢,買了一堆,還給穎穎和翠花買的甜棗粽子。
翠花知道也有她的份,驚到了。
“大娘,俺不是小孩了,俺不用吃這個。”
桂英笑笑:“給你買你就吃,咱家小孩才十二天大,吃不了這個,這就是你和你嫂的零嘴。待會還要出大力,不多吃點還行?”
翠花看著裹著艾葉散發著清香的粽子,咽下口水,沒想到不是端午還能吃到粽子,城裡人真是會享受。
翠花在廚房大展身手,誰都不用幫忙,一個人三頭六臂,把她娘教她的本事全都拿了出來。
土豆燉雞、黃燜梭魚、炸五香肉、炸菜丸子,這是主菜,再炒幾個素菜,調兩個涼菜,不忘給穎穎做兩個帶湯的菜。齊活!
聽著外麵熙熙攘攘來了一群人,翠花知道穎穎娘家人來了,側耳聽了一下,起碼來了七八個人,加上自家人,這些飯菜不知道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