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活動圓滿落下帷幕。至少張媒婆認為是成功的。
現下隻等兩家回家聽聽孩子的意見,跟當家的商量,接下來就看張媒婆兩邊說和的本事了。
大家在茶水鋪告彆,各回各家。
幾個年輕人今天這一見麵,各懷心事。兄弟姐妹的人生的旅途,也從這天開始,逐步從一條線,劈成了不同的道路。
望著家人的身影慢慢變小,直至消失,翠花戀戀不舍地收回眼神,又坐著發了一會呆,才慢慢站起來,往大伯家走。
張媒婆跟張家一起回,她要順路去趟馬家莊。
一路上,張媒婆那張巧嘴,就沒停過,愣是把大勇娘說成了翹嘴。“老張家真是好買賣,一下子給兩個兒子一個閨女辦了好事,多難得啊,人家戚家有木匠手藝,有活錢,戚老漢能乾啊,手也巧,十裡八鄉的誰不知道戚家莊做木匠的戚老漢。戚家張家結為兒女親家,那才是真正的兒女親家,家良娘和大勇娘既當婆婆又當丈母娘,保準對閨女媳婦一個待法,誰家孩子也委屈不了!”
張媒婆真是越想越高興,一下子談成三單業務,拿六份媒錢,哪能不高興?
三個孩子默默聽著,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
大勇娘:“這次多虧了他嬸子,要不是你,俺也找不到這麼好的親家。等這事敲定了,該給你的謝禮一個不少!”
眾人回到家裡,張新強和弟弟妹妹們聽到相親的經過,都很激動。
張老漢問大勇二勇和大妮:“說說看,這次相看的咋樣?還能看中不?”
大勇點點頭:“還中。”
二勇也點點頭:“還行。”
大妮也點點頭:“也中。”
張老漢夫妻倆對望一眼,還中,還行,就是能成,隻要孩子們願意,剩下的就是他們夫妻倆的事了。
當天夜裡,張家老漢又睡不著了。
兩個兒子一個閨女,走了一個,來倆。不說家裡房子住開住不開,光辦婚禮的錢和彩禮錢都不夠。一個月後二妮還能拿回100塊錢,可這遠遠不夠,這幾年養著八個孩子,土裡刨食,剛剛溫飽,哪有存下錢。
現在看看,應該早一點讓幾個大點的孩子去城裡攬點活計,才能有點進賬。光憑家裡這幾畝地,餓不死罷了。彩禮、房子、辦酒......
張老漢要把自己的頭撓爛了。
那邊張老漢在為兩個兒子的彩禮撓破頭,這邊戚老漢卻為今天的相看高興地摩拳擦掌。
“你說家良鬆口了?”
“鬆口了,張家二妮替她姐姐問,“那你以後會學做木工嗎?”
他自己說的,“也許會吧。”
張家二妮又說,“俺爹說了,有個手藝就能立身立命。”
他就眼巴巴地看著我。
“當家的,我覺得這事能成。先彆逼他太急,等成了家慢慢來。有了媳婦,知道養家了,他自然就知道學手藝了。”
戚老漢:“怎麼還二妮?大妮沒說話?”
家良娘:“大妮害羞呢,二妮也來了,二妮替她姐姐問的。”
戚老漢:“那相看的是大妮還是二妮?”
家良娘:“嗯,是大妮,二妮還小,像個鵪鶉似的,哪有大妮又高又俊。”
戚老漢沒見過二妮,但他見過鵪鶉,就沒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