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麼一天天地過著,翠花覺得這白撿的兒子真是個寶貝,跟光彩一樣貼心貼肺的,比光彩還聽話能乾。每天放學回家就是乾乾乾,翠花剛開始還以為這孩子隻是剛來家裡急於表現呢,後來才發現,他真的是閒不住,怪不得這麼瘦小。
鑫鑫也10歲出頭了,吃得也不少,就是個頭不高,也不知是不是乾活太多了。
除了包攬喂豬喂雞,還要照顧兩個弟弟,做飯洗衣暫時用不上他,有翠花和光彩呢,光是看著兩個皮小子,就省了翠花很大的時間精力。
小龍小虎已經滿6歲了,村裡的小學一般招收6歲和7歲的孩子,鑫鑫現上四年級,秋天就上五年級,明年就上初中了。
鑫鑫早就打算好了,小龍和小虎這個秋天就上學,他上五年級,兩個弟弟上一年級,還能帶他們一年,等他上了初中,兩個小的上二年級,正正好。
翠花也同意兩個小的早一年上學,在家實在是太煩人了,去學校還有老師管著。
光景不願意,“為啥要早上一年,人家都是滿7歲才上學,這麼小的孩子,去了跟不上趟,光吃委屈。再說了,早上一年不早拿錢一年?”
鑫鑫認真地跟大爺說:“他倆很聰明,我教過一些算數和拚音,學得很快,這個年齡上學沒有問題。趁著我還在村裡上小學,正好帶他們一年,保證他倆上學能跟上課程,在學校裡也不受欺負。等他們適應了學校生活,明年我去上初中也放心。”
光景愣了一下,原來鑫鑫這個當哥哥的早就替兩個弟弟打好譜了,鑫鑫學習成績好,又有耐心,兩個小子跟著鑫鑫適應一年也不錯。
就是一想到三個孩子一起拿學雜費就頭疼。徐家的學雜費和生活費按年給,光明的費用卻是按月按季度給,有時候還拖上幾天半月的。拿錢的時候很爽,往外付錢的時候就覺得頭沉。
鑫鑫又說,“學雜費越來越貴,早上一年不是拿得更少嗎?”
翠花一聽明白過來,小學都是五年,初中都是四年,什麼叫做‘早上一年不早拿錢一年?’差一點就被光景忽悠傻了。
光景一想也是,這賬不是這樣算來。
於是,家裡便采用了鑫鑫的建議,小龍小虎在秋風送爽的金秋季節,就要光榮地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翠花和光彩也高興,孩子都上了學,家裡就輕省了,終於可以安安靜靜地乾活打毛線了。
皆大歡喜。
解決了小龍小虎的上學問題,翠花又忙起來另一件事,那就是光彩的婚事。這孩子,也20出頭,到婚配年紀了,卻一直躲在家裡,膩歪在嫂子身邊,一點成家立業的想法都沒有。
翠花當年為了家裡的生計,一直挨到25歲才相親嫁人,現在輪到光彩,這個最小的小姑子,翠花可不允許再耽誤了。
尤其是現在鑫鑫在家陪著做伴,光景和光彩也儘可放心,光彩的婚事,便提到日程上來了。
情況隨時變化,家裡的人員安排,又要重新擺布了!
照光彩的想法,最好是找個當村的婆婆家,離家近,結婚不離家。
但翠花不這麼想。
一是因為郝家莊本就是個小村莊,村裡沒有適齡合適的小夥子,咱們光彩這麼好,可不能隨便湊合。
再就是照光彩這個脾性,當莊住的話保證天天往娘家跑,結了婚就有自己的小家庭了,如果光顧著娘家,不利於小家庭的和諧。
於是翠花便把目光轉向了張家莊和胡家。
不光離著娘家近便,張家莊有淑紅他們,胡家有光芒,都能照顧好光彩。
再就是這兩個村都是大村,大棚建得早,玩得好,村裡百姓日子都過得寬裕,前景一片大好。
翠花把網交給了淑紅和光芒,讓他們盯著網撈魚。
光芒不如淑紅動作快,淑紅在張家莊找了一戶人家,跟張大勇是五服外的親戚,家裡人口簡單,家風淳樸,年輕人也長得一表人才,目前正跟著村裡長輩建棚種棚。
家庭背景沒有問題,接下來就看兩個年輕人能不能看對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