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簡直被這兩個小子氣死了。這到底是什麼毛病啊,為啥一看到這個老林頭就跟沒命似的,一定要買,必須要買,仿佛老林頭的買賣就等著他倆捧場呢。
弄得老林頭也是挺不好意思,像是給他倆下了迷魂藥似的。
這幾年,東昌縣各個村的蔬菜大棚那是如火如荼,幾乎家家都有一兩個蔬菜大棚,這些大棚蔬菜不僅為全國各地的餐桌增添了五顏六色,也讓東昌縣的農民們成了全國最早富裕起來的人。
村裡各家各戶都不缺錢,缺的是人、是時間,所以這些走街串巷賣饅頭、油餅、火燒還有花生糖、爆米花等小吃零食的越來越多,大家忙起來沒空做飯的時候,就買點現成的吃。
孩子想吃火燒沒有問題,可不能每次都買一堆啊!大勇娘就喜歡孩子們使勁吃飯,現在社會好,日子紅火,誰家都不缺吃穿,都願意看著孩子多吃飯。
不缺糧食不缺菜,使勁吃就是了。孩子們長得高高壯壯,老人心裡才高興。
隨著全縣各個鄉鎮街道種植蔬菜大棚的規模越來越大,為了形成差異化競爭,在政府引導下,各個鄉鎮種植的蔬菜品類大致有了偏重。
栗黍鎮主要是種植西紅柿、茄子、黃瓜,其中最多的還是西紅柿。
西紅柿、黃瓜不僅可以做蔬菜,同時也可以當做水果,這些小孩子們便有了嚼頭。小龍喜歡吃西紅柿,小虎喜歡吃黃瓜,鑫鑫喜歡吃茄子。
村裡都是種這些的,大家你送一筐,我送一筐,再加上菜園子裡自己種的,家裡的各種蔬菜一年四季都吃不完。
這可太好辦了,翠花便翻來覆去地給孩子做這些吃,直到三個孩子都吃夠了。
三勇終於把大棚轉讓出去,以後就專職做蔬菜經紀人,家裡更是有各種稀奇古怪的蔬菜水果。
孩子們過完暑假,都長高了也長胖了。暑假臨近結束,在學校開學之前,建建終於跟桂英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桂英一聽瞪大了眼睛,不禁驚呼,“你這閨女,不會是想孩子想傻了吧,怎麼想到領養孩子了,還想領養翠花的孩子?這怎麼行?”
建建毫不在意,“有什麼不行,小龍不行就小虎,反正又不是她自己的孩子。”
桂英簡直要被建建這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氣死了:“小虎的爸爸媽媽隻是去南方打工了,不是不要他了。他們隻是暫時不在身邊,不是死了!你可歇了這份心思吧!”
媽媽神情嚴肅又帶著一份嫌棄,建建屬實是受傷了。
“在這個鄉下小村裡有什麼前途,我可以給他們城市的生活,也許翠花和她小叔子願意呢,不問問怎麼知道?”
“你可千萬彆去跟翠花商量這事,一旦你說出口,親戚都沒法做了!那是孩子,人家的孩子,不是物件!”
“誰養不是養,生恩不如養恩大。淑紅不是也從小養著翠蘭的孩子嗎?不也是跟了淑紅叫媽媽,翠蘭兩口子可活得好好的!翠花不也是替他小叔子養著孩子,還有一個跟自家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孩子。”
“那能一樣嗎?人家雙方那是心甘情願的!”
“你不問問怎麼知道翠花不願意?”
“你不許去!”
桂英簡直不知該怎麼說了,那能一樣嗎?
養母跟養母能一樣嗎?淑紅和翠花那是真的愛孩子,是主動承擔責任,不是自己有需求才去要的孩子。你呢?
桂英不想把話說得太難聽,總歸是照顧建建的情緒,沒有把話說死。
其實她的心裡還有一句話,什麼叫做生恩不如養恩大?那得看娘,也得看孩子。
她馬桂英自認對建民儘職儘責,雖然心裡不喜,還是看在誌遠的麵子上儘到一個母親該儘的責任,把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撫養長大,給他謀出路,給他介紹對象。
但現在呢,他往他的養母心上插了一把刀,把自己的妹妹拐跑了。把她下半生的幸福都搭進去了。
桂英又能找誰說理去?
建建猶不死心,氣呼呼彆過頭去,硬著脖子說:“我是一定要問問翠花的,反正在她眼中我就是個不講理的,再加一條罪過也無妨。要是她做不了主,我就直接找她小叔子。”
桂英聽了這話,隻覺得眼前一黑又一黑。
罷了,罷了,由著她去折騰吧。不把這事折騰個天翻地覆,她是不會罷休的。
等她折騰完了,我再去找翠花道歉吧。
翠花聽到建建說出這些話時,並沒有生氣,反而笑了。
因為她知道,建建是能說出這話,乾出這事的,絲毫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