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祭祖風波_故鄉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故鄉故事 > 第160章 祭祖風波

第160章 祭祖風波(1 / 1)

這次祭祖安排在了國慶節第二天,在外上班上學的男丁都被叫了回來,是族裡輩分最大的三爺爺挨個打電話叫的,被打電話的每一個人都覺得與有榮焉,排除萬難也要回來參加活動,竟然比過年還要齊整。

比如四勇,過年都不一定回來,這次也提前一天到了。

比如大雙,儘管隻有三天假期,也從省城轉車趕回來了。

大雙這幾年雖然一直在家裡住著,但鄉族的這些事情他一般都不參加,因為家裡有哥哥們嘛。

這次聽說要整修族譜,大雙上了心,還沒認真看過族譜呢,每年過年的時候會請出來,在家族裡展覽,但大雙之前並沒有認真觀摩過。

村頭的蔬菜經銷部被收拾一新,充作祭祖的主場地。大院子裡支著布棚,棚下擺著藍色的匣子,裡麵放著老張家傳了幾輩的族譜。三爺爺拄著棗木拐杖站在棚前,藏青布衫上彆著朵白絨花。

大雙跟三爺爺打過招呼,說明來意,要看看家裡的族譜。

三爺爺對這個村裡的大學生很是喜愛,顫抖著白胡須,親自捧出厚厚的族譜,並幫著大雙找到自己那一處。

泛黃的紙上用小楷記著曆代族人名字,男丁名字旁都畫著小圓圈,女眷隻記“張某氏”。

大雙看到自己的支脈,張新強和張馬氏後麵是張大勇、張二勇、張三勇、張四勇、張五勇、張六勇。

張大勇下麵是張成剛,張三勇下麵是張鵬飛。張四勇下麵還沒有名字,張思恩的大名還沒有上譜。

小剛和朋朋的大名已經記錄在譜了,但張六勇的名字下麵並沒有標注“歿亡”。

大雙本借這次整修族譜的機會把自己名字改成張雙勇的,現在他改變主意了,就這樣吧,不改了。張五勇、張六勇,就這樣吧,這可能是小雙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痕跡了。

三爺爺撫摸著族譜,“是該重修了,你爹沒了後,老張家第三代添了好幾個孩子了吧。”

大雙代表張家人,把四勇兒子張思恩的名字補上。

“為什麼沒有大姐和二姐的名字?”大雙問了一個知道答案的問題。

三爺爺頓了一下,“按說女子不上族譜,你家兒子多,閨女上不上都行,下一輩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裡沒有兒子的可以把女兒的名字加上。”

大雙隻是隨口一問,其實他知道這個規矩,但他也聽說了,很多村裡把女兒的名字也加到族譜裡了,有的是光把家裡沒有男孩的女兒名字加上,有的是把所有女兒名字都加上——憑什麼你家女兒能加上名字,我家就不行?我家有兒子就不能加女兒了嗎?不得一視同仁嗎?

所以,各個村都是商量著來,沒有特彆統一的規定。

大雙想的是,既然小一輩的女兒名字能加入族譜,這些女孩的姑姑們為什麼不能加上呢?三爺爺被問住了。

陸續有族裡的婦女進來院子,把祭品籃放在棚角,籃子裡的有油餅、大棗、黃酒,都是魯中祭祖的老規矩——油餅要千層的,取“代代相傳”意;大棗得是本地的圓鈴棗,象征“早生貴子”;黃酒得用鎮上老燒鍋釀的,祭祖後族人分著喝,叫“沾福氣”。

誌遠一家來了。

這次誌遠來到目的是把茜茜的大名張茜怡的大名給加到族譜中。沒辦法,誌遠家下一代不僅沒有孫子,連孫女都隻有一個。

大雙回家說了修族譜的事情,大勇娘頻頻點頭,“再過幾年,把大雙後代的名字再加上,咱們這一輩孩子就全乎了。”

大雙俊臉紅了一紅,又說起族裡加女子名字的事情,誌遠大爺家這次把茜茜的大名給加上了。

淑紅和翠花一聽這事,默契地對望一眼,這也許就是建建一心想過繼個兒子的原因吧,她這是給張建民,誌遠名義上的二兒子找繼承人呢。

也不知道建民在不在張家的族譜上。淑紅和翠花嘀咕半天,突然對這件事比較好奇。

既然談到了上族譜的事情,翠花覺得有必要把建建前段時間的打算跟大家通告一聲,萬一這家夥趁著回鄉祭祖重提此事,彆讓自己人措手不及。

翠花斟酌開口:“前段時間,建建跟我商量,說是想把小龍或者小虎過繼到她和建民的名下當兒子。我沒答應。”

大勇娘嚇了一跳,“她這是想乾啥?是光掛名嗎?還是直接把孩子要走?她怎麼能這麼想。”

翠花趕忙安撫娘:“我沒有答應,小龍不行,小虎更不行,她還想跟我要光明的電話號碼,要自己跟他談,我看她是想孩子想得走火入魔了。”

淑紅也跟上:“估計她提前知道了重修族譜這事,想在建民和她名下加上孩子的名字。”

建民是抱養的這事大勇娘是知道的,當初知道建民和建建走到一起,大勇娘是不讚同不理解的。名義上的兄妹也是兄妹,他倆曾在一個戶口本上,這樣結婚就是亂倫!

隻不過她的意見沒有用,沒人會聽他的意見,那兩個人還是走到了一起。

後來查出不孕不育,大勇娘也是知道的,直呼作孽。

本想這兩個人已經做下了驚世駭俗的事情,沒想到竟然還是更驚世駭俗的想法,想過繼翠花家的孩子,她是不是傻了,雖然三個孩子壓力大,但也是四個大人養著,難道還養不起嗎?

“你們看吧,這次祭祖,建建一定還會提出過繼的事情,反正咱家她是不用肖想的!”淑紅忿忿道。

遷墳的時候,小剛和朋朋等小一輩也跟著來了,浩浩蕩蕩一群人。

到了老墳地,先“祭土”,三爺爺用酒灑在墳前,念著祭文:“惟時九月,歲在丁醜,張氏子孫,謹以清酌庶羞,祭於先祖之墓……”接著“啟墳”,後生們小心翼翼地挖開墳土,取出骨灰壇,壇上裹著紅布,張永亮上前幫著係了根新紅繩——這是魯中遷墳的規矩,叫“續紅運”。新墳坑早已挖好,坑底鋪著“五穀”,撒著“朱砂”,骨灰壇放好後,三爺爺讓一個後生把族譜展開,對著新墳念族人名字。

喜歡故鄉故事請大家收藏:()故鄉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到底誰在末世點女仆?我上門服務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 暗塵明月樓 南北戰爭:我與龍娘同居的日子 圍棋少年,我在大明舉重若輕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