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二,又是回娘家的日子了。
魯中地區的風俗,出嫁的女兒們,年前過完臘月二十三小年之後,就不允許再回娘家,說是會占了自己兄弟子侄的福氣。
當然,男人領著孩子去丈母娘家送年禮不受這個約束,隻是女兒不允許回家。
咱也不知道有啥道理,但必須照做。
魯中地區對女兒又看得很重,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不舍得外嫁,嫁得越近越好。一般是鄰村、鄰鎮,隻要不是同姓之人就行。同姓之間是不允許結婚的。
這就造就了一個過年奇觀。
每天大年初二、初三、初四,魯中大地從早到晚都是拖家帶口回娘家的大軍。“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懷裡還抱著一個胖娃娃”,說的就是魯中地區回娘家的風俗。
當然,回娘家不是隻有過年這段時間,平時也有,隻不過大年初二到初四比較集中和隆重。
但是到底是初二、初三還是初四回,這裡麵的道理可大著呢。
因為一大家子中的女性,都有娘家,不僅媳婦有娘家,婆婆甚至老婆婆都有娘家啊。
一般來說,家裡有剛結婚的新媳婦,新媳婦都是初二這一天回娘家,剛剛榮升為新婆婆的這位,就隻能初三或者初四回娘家了。
一個家族中,一般默認初二這一天是小一輩的回娘家,老一輩的初三回。
大家商量著來,家裡妯娌多的,也是商定同樣的日子各自回娘家,因為另外一天還要在婆家專門招待大姑子小姑子們。
不管各家怎麼安排,總的原則是調度之下,大家儘可能跟更多的人見一麵。
好歹是過年,平時見不到的親人朋友,也就借這個空閒時間見麵,聊聊這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光景和翠花這兩口子,從結婚第一年開始就是初二回翠花的娘家張家莊,初三的時候郝光輝和郝光榮再回娘家,後來又加上了郝光彩。
不知這個規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概是從翠蘭嫁到戚家開始的吧!
翠蘭就是個好命的,當閨女在家時有娘疼,出嫁了有公婆疼。
當年張家和戚家可是結了六個人三對親,深度捆綁。婚後第一年過年,戚家老漢拍板,初二家良陪著翠蘭回娘家,二勇和豔紅也一起回張家莊。初三淑紅再回戚家娘家。
隻這一件事,就看出到底哪一對夫妻才是戚老漢心裡最重要的。
當年淑紅一句話沒說,但也看出了她不高興。再不高興也不行,翠蘭豔紅他們四個回張家莊,她還要以大嫂的身份好好招待。
有點複雜是吧,其實也不複雜,後來大家習慣了也就這樣了。
不過翠蘭倒是給翠花起了個好頭,翠花也沾光,得以初二回娘家。好在光景是長子,初二陪著媳婦回娘家也沒人提出異議,隻不過光輝光榮就隻能初三回郝家莊了。
看明白了嗎?單單回娘家這一件事,裡麵有多少暗潮湧動。
不過隻要幾家子調度好了也就沒有矛盾,大家有一個共同原則就是儘量人多熱鬨,越來越不在乎初幾回了。
今年初二,翠花這裡卻有些難辦。
從初一晚上翠花就跟小虎商量。小虎卻一直堅持一句話:“我不去,去也是讓鑫鑫哥哥去!我要去張家莊!我每年都去張家莊的!”
翠花無奈,這回張家莊竟然也上癮了。
到了初二一早,小虎又在炕上耍賴。翠花要急死了,李秀秀一會就來接他了,可他這個樣子,會把李秀秀惹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