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一大家子正吃著午飯呢,村西頭成軍過來了。
“小剛啊,這是在伺候姑姑們?”
大勇迎出去,今天隻來了一個翠花,翠蘭公公剛沒了,但這事村裡人都不知道,也沒有必要跟大家說。隻是含糊著說:“大過年的,你不在家伺候姑奶奶們,出來乾什麼?可是有事?”
“有事啊!等不及了,來找增援了。”成軍撓撓頭,“大棚裡黃瓜葉子發了黃,熬了除夕初一兩天,眼看著不行了,等不及了,小剛在家不,讓他去看一眼。”
小剛聽到有人尋他,馬上出來。
“大叔,我在呢,走,咱們這就去看看。”
“你吃過飯了嗎?不在乎這一會子。”成軍有些不好意思,大過年的就來搖人。
“吃過了,已經吃好了,咱們走吧。”小剛一聽蔬菜生病了,一時也等不了。
小虎和小虎對望一眼,“去不去?”
“去!”
蒙蒙見小龍小虎也要去,她不想自己麵對圓圓,也要跟著去。
小剛不同意,“大中午的,棚裡溫度高,你們細皮嫩肉的,一冷一熱感冒了怎麼辦?老老實實在家等著!棚裡沒啥好看的,看電視去!”
蒙蒙嘟著嘴,但也不敢反駁。哥哥從來不讓她進棚乾活。
小龍小虎見蒙蒙泄氣,也就沒再堅持。不如看電視。
大勇和小剛跟著成軍去看看。
“大過年的,就這麼進棚乾活去了?”翠花可惜,下午說好要打撲克的。
“種大棚的還講究什麼過年不過年,每天該拉棚拉棚,該放棚放棚,一點都晚不得。晚一個時辰菜就黃給你看!”淑紅種了幾年大棚,很有話說。
“村裡結婚的人家,喜公公喜婆婆早上娶完媳婦接著去拉棚,半下午放完棚再回家待客,一點不耽誤!”這是三勇。
各行各業都不容易。
翠花弄著她的小賣部,倒是不苦不累也不熱,但就是沒有自由,天天拴在小賣部裡,連趕集進城回娘家都得等光景休班或者小龍小虎放假。
所以她很珍惜今天大家都在的機會,吆喝著要打撲克熱鬨熱鬨。
到了成軍家大棚,先拉開半米寬的門簾,一股混雜著泥土和菜苗清香的熱氣湧出來,瞬間模糊了眼鏡片。小剛沒顧上擦,先彎腰鑽進棚裡,蹲在黃瓜架下,指尖捏著片發黃的葉子仔細觀察。
“你們看這葉脈,”小剛把葉子翻過來,指腹蹭過上麵細密的絨毛,“不是病蟲害,是濕度大了悶的。咱這棚得改改通風口,上午10點開頂窗,下午3點放底風,溫度控製在22到25度,葉片就能轉綠。”
人群裡的老周咂著嘴點頭:“去年我家西紅柿裂了一半,也是溫度濕度不達標,要是早有這學問就好了。”
旁邊成軍媳婦趕緊接話:“可不是嘛,小剛這大學沒白念,比咱瞎琢磨強多了。”
成軍湊過來,遞上一片卷邊的黃瓜葉:“小剛,你看看,那一片的黃瓜不僅發黃還發卷,結的果全是畸形的,是不是肥料沒跟上?”
小剛接過葉子,指尖摸了摸葉片邊緣,又蹲下來扒開土壤看了看:“叔,不是肥料的事,是土壤酸化了,ph值太低,影響鈣吸收。你去鎮上買袋生石灰,按每畝五十斤的量撒在棚裡,再配合我之前教你的有機肥,下個月就能好轉。對了,下次澆水彆用井水直接澆,先在棚外曬兩天,水溫跟土溫接近了再澆,不然根係會受刺激。”
成軍聽得連連點頭,拍著大腿說:“難怪!我一直用井水直接澆,還以為是肥料不夠,瞎浪費了不少錢。小剛這大學真沒白念,比縣裡來的技術員還厲害!”
這話一出,大家都跟著附和,成軍媳婦笑著說:“可不是嘛!上次我家西紅柿裂果,小剛教我在棚裡掛濕度計,還調整了澆水時間,現在裂果率比去年少了八成,收購商都說我家西紅柿品相好,多給了兩毛錢一斤呢!”
成軍語氣裡滿是羨慕:“大勇啊,你可真是好福氣,養了這麼個有出息的兒子!以前咱種菜全靠瞎蒙,病蟲害來了隻能眼睜睜看著,現在有小剛在,啥難題都能解決,你家不僅自己賺了錢,還帶著咱全村人致富,這可比啥都強!”
大勇聽著這話,心裡像大冬天揣了個暖爐。
想起三年前那個春天,滿地爛掉的菜泛著黴味,小剛跟著他去批發市場賣菜,那時的他就說,大學要上農業大學,要去學怎麼種出安全的菜。
他當時還不願意,覺得兒子讀了大學還得跟土坷垃打交道,沒出息。
現在再看,小剛設計的滴灌係統省了一半水,自己配的有機肥種出來的生菜,收購商搶著要,價格比彆人高兩成。年底盤點,今年光大棚就淨賺了六萬多,比前些年翻了一倍還多。
“還得再降低兩度,不然新芽長得慢。”小剛嘴裡嘀咕著,從包裡掏出記錄儀,蹲在棚角的支架旁,小心翼翼地把探頭插進土壤裡,又抬頭看了眼棚頂的溫度計,掏出筆記本記下數據:“1400,地溫24c,棚溫27c,濕度65,需開頂窗通風半小時。”
大家圍著小剛問這問那,從施肥時間到病蟲害防治,小剛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大勇站在邊上,聽著兒子給村民裡耐心解答,突然覺得小剛這個大學上得真值,才學了不到兩年就能用上了。不像村裡有些孩子,上大學學的東西聽都聽不懂,也不知道有啥用處。
明年蒙蒙就考大學了,報學校的時候一定要讓她哥哥好好把住關,就是不學農業,也要學點有用的知識。
大勇看著這場景,突然想起以前總羨慕戚家老漢,人家手裡有木匠活,家良和二勇繼承了木匠手藝著,不管啥時候都有飯吃。
現在才明白,自家種菜也算一門手藝,經小剛這麼一琢磨,比老手藝還金貴。以前種菜靠經驗,現在靠科學,小剛不僅把家裡的活接了,還帶起了全村人,這哪是簡單的傳承,這是把老本行給翻新了。
家良和二勇學藝不如戚老漢,小剛的本事卻是大得很,比起他這個爹來,完全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想到這裡,大勇覺得自己張家這日子,不比戚家差,也不比郝家差。
三勇、四勇、大雙有出息,咱們家下一代小剛也有出息!
喜歡故鄉故事請大家收藏:()故鄉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