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庸關內,烏沅君不解,既然不放杜伯亦入關,那還給他糧草乾嘛?
上官瑞雪搖搖頭,示意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回到屋裡,上官瑞雪、烏沅君、羅蘭溪三人坐在桌邊,姬如坤則坐在一米之外。
“讓姬先生解釋吧!”
“烏都統、羅營尉、上官千夫長,我了解杜伯亦,他脾氣不好,卻也受不得苦,不能進城,罵兩句正常,但是不返回楚牛關就很不正常。陳天放出關而去,杜伯亦絲毫不提,大概率就是沒遇上,那麼陳天放去了哪裡?”
上官瑞雪笑了笑,應該是早就猜到了,看著兩女。兩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也猜到了,但依然很疑惑。
“陳天放要是趁機攻占了楚牛關,那杜伯亦豈不是要遭殃?雖然我很討厭他,但他畢竟是大秦的將領,我們這樣做,不好吧!”
“都統,他自己礙於麵子,不敢說,我們就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但這不是私人恩怨,事關大秦的戰局……”
烏沅君華美說完,上官瑞雪打斷了她:“都統,要是有一個既能解決私人恩怨,又不影響大秦的辦法呢?”
“什麼辦法?”羅蘭溪差點沒蹦起來。
“姬先生,你想到的辦法,你來說。”
“以杜伯亦名義給大秦附近所有關卡發求救信,就說遭到陳天放的算計,其他的細節,都說得模糊一些。再以陳天放的名義,給陳塘關送密信,就說杜伯亦出關前往耀馬關,自己出兵攻打楚牛關,請求陳重清出兵牽製杜伯亦,彆讓杜伯亦回援。”
“封鎖陳庸關淪陷消息,向陳國內部發放大秦和陳國正在兩國關卡中部會戰,這一戰將決定兩國的未來,是生死之戰!讓斥候假扮民間義士,自發支援這次戰役。同樣,也給大秦散播陳國將舉全國之力,賭戰這一次。”
聽完姬如坤的話,烏沅君和羅蘭溪目瞪口呆,這事要是成了,將一舉擊垮陳國,戰爭基本就結束了。
“不會這麼容易吧?”
“所以才要給杜伯亦糧草,不能讓他這麼快就倒下。你倆就不奇怪,到處都送信,怎麼就不送給陳天放?”上官瑞雪笑著解答,順便繼續拋出問題。
“他既然懂得用計謀,那就讓他晚參戰,讓兩國用原來的戰法打才能拖到後續部隊加入。所以我們初期先不動,牽製住陳天放,等兩國聚集起來,才放陳天放出來,然後我們以奇兵的方式最後加入,並找機會讓杜伯亦和陳天放都死於敵軍之手,這樣,楚牛關的這筆爛賬,就沒人能追究下去。”
“這也是姬先生的計策?”
“不是,是我的補充!”上官瑞雪不想讓兩女對姬如坤又產生忌憚情緒,把後麵這個有些絕情的計策攬在自己身上。
姬如坤聽到上官瑞雪的話,眼珠子轉了一圈,立刻明白了上官瑞雪這麼做的目的,感激地朝著上官瑞雪拜了一拜。“多謝上官千夫長替我彌補缺漏,小人以後定當多多向上官大人學習!”
“羅營尉,斥候的安排,就交給你了,烏都統,牽製陳天放我去,您就坐鎮陳庸關。”上官瑞雪在姬如坤麵前,不得不用官方語氣。
姬如坤卻看出來,這三人,上官瑞雪才是主導地位,他們的官職顛倒過來就一切都合理了。
斥候單獨行動,肯定比大軍快,兩天後,耀馬關接到求援信,又過了半天,陳塘關收到了密信。
第三天,陳國境內開始出現義軍;第四天,大秦都收到了陳國將會利用夏天他們習慣休整,舉國出兵;第六天。杜伯亦在陳庸關進攻不利,陳天放詭計頻出的消息在大秦四處流傳;同時,陳國內也流傳著大秦不講武德,於是陳天放效仿,成功攻占楚牛關,並把杜伯亦圍困,但是大秦正在派兵救援。
第七天,陳國朝廷向全國發布召令,大決戰開始。同時,大秦各個關也都聚集了大量兵力,向著杜伯亦所在地而來。
杜伯亦在第四天,眼看就要到達耀馬關,沒想到遭到了陳重清的伏擊,隊伍大亂,堅持了一天,耀馬關支援到達,壓製住了陳重清的進攻,一天後,陳重清正在暗罵陳天放不講信用,準備撤退,陳天放終於加入了戰鬥。
四支軍隊混戰,已經很多年沒有過,所以各打各的,延續了交流不通暢的作風。
隨後陳國義軍加入,但表現一般,畏畏縮縮,直到大秦又有新的力量加入,這些義軍卻像變了一支軍隊,勇猛無比。
杜伯亦死於義軍手裡,陳天放拿到了杜伯亦的人頭,放聲大笑,沒想到義軍趁機給了他一刀。
接著,陳國兵力投入這場混戰,大秦也有兵力加入,而義軍卻不知道何時不見了。
此刻,義軍正在陳庸關內集合,領頭的正是鮑欣蕾。王剪芝沒有來,她在帛尺郡牽製住了陳國南邊的支援軍隊。
大會戰進入了白熱化,陳庸關關門打開,一支5000人的生力軍加入了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