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族血脈雖漸稀薄,族群之中日漸繁盛。
為守護古血,王族不乏有族人拘泥於古製,禁忌繁衍,設立婚規,固道印以傳世長久。
然而,族中亦有異變。
王族中有人叛道,舍棄血脈之固守,自號為“人族”,啟繁衍之道。
隨著時光流逝,人族漸盛,遍布星空,憑眾為勢,最終成為星空之霸主。
古籍中記載,最初的『人族』並非如今所知的樣子,而是源自於太古時代的『道族』。
那時,星空廣闊,諸神萬族並立,天賦各異,各族皆自認為是神靈。
其中,道族的血脈最為深厚,他們的身體上布滿道紋,天賦極為強橫。
道族並不熱衷與各族爭鬥,雖立於眾神之巔,卻始終低調隱匿。
隨著歲月的推移,進入道衍時期,諸神的血脈逐漸衰退,許多族群的後裔無法繼承祖先的力量,甚至有些族群因此滅絕。
雖然道族的血脈漸薄,但其族人卻依然繁衍生息。
為了保持血脈的純正,部分王族采取了禁忌繁衍的方式,規定婚配規則,力求血脈純淨的延續。
但最終,道族中出現了背叛者。
有幾支道族的王族放棄了道族的傳統束縛,自散道紋,開始廣泛繁衍,稱自己為『人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著歲月的流轉,人族的繁衍愈加迅速,星空之中遍布了無數人族之地。
憑借著日益強大的力量與無數的後代,他們最終屹立於星空之巔,掌控了星空中無儘的疆域。
現今的人族是太古道族的後裔,這也在各大傳世古籍中記載的清清楚楚。
至於為何人形被認為最為契合大道的形態,其實這一切的根源,都要追溯到最初的道族。
道族才是真正與大道最為契合的種族,而人形,不過是道族所孕育的“道形”。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一個修士的道胎最終顯現為何種形態,甚至若其道胎化作一根玉米棒子,依然會在其身上顯現出三百六十個穴位。
這些穴位遍布道胎全身,每一個都與天地大道息息相通,是修士通向大成的關鍵所在。
每一處穴位,都是修行之路的樞紐,承載著道韻與法則,透過這些穴位,修士方能感應天地之氣,吸納天地之力,逐步凝聚成無上的道果。
......
提及道胎,便不得不深思——為何無論是獸族、靈族,亦或是某些詭異莫測的異族,皆能蛻變為道胎?
此事,皆因一人之手,在諸多古籍中亦有清晰記載:
『太古第五紀』,某大星中,靈石孕育異彩,經地火煆燒九千載,終見金蓮盛放。
就在那天地初啟、萬生紛爭之時,一位赤足青年自焰中踏出,其發熔岩般狂流,目含星屑,映出初生之象。
彼時,生靈朝生暮死,爭奪先天道韻、廝殺不休。
青年獨行於焦土之間,目睹饕餮橫行吞噬山嶽,聽見百族哀鳴;見玄鳥泣血築巢,銜來竟是古神殘肢。
連續七日,他駐足於七處戰場,指尖輕撫染血焦土,忽見血珠中映出相同的本源之氣——原來,萬物雖形異,皆出同根;
眾象之體,本質無彆。
低吟間,他道:“爾等爭鬥,不過皆為一源之異形。”
遂折下饕餮獠牙,以北海玄冰為墨,於隕落之燭龍脊骨上揮毫題書,留下《同塵錄》。
書成那日,千裡戰場血氣凝聚,朱砂符文忽現;
麒麟、窮奇紛紛瞥見鱗甲間流露出的同色靈光,昭示著眾生本源相同。
喜歡符咒古族請大家收藏:()符咒古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