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被人鎖住了。”
另一人點頭:“舊禪院,便在山中。”
他們將身軀縮小到了八尺,繼續前行,不多時便踏入那一方天地。
山腳下立有一塊青石,上刻三字:『舊禪院』。
字跡古樸,無鋒無芒,卻自有一種沉靜的力量,像是多年前某位老修隨手所刻,樸素中透著歲月。
石前早有一名灰衣弟子候立,他麵容清臒,雙手合十,神情平和,語聲不高:
“奉師命在此等候,三位道友自土亙而來?”
石青鬆拱手為禮,語氣恭敬從容:
“正是。我等奉族中祭司之命,特來拜訪禪院前輩,叨擾。”
灰衣弟子點了點頭,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師尊已在院中相候,請隨我來。”
三人隨他入山。山中小路曲折,林深水闊,風聲清涼。林間不聞鳥雀,唯有水聲潺潺,卻不顯死寂,反覺靜謐。
路邊偶有修士盤膝而坐,有人於石上抄經,有人臨水打坐,不問來人是誰,隻自顧修行,神情平和,目光澄淨。
化骨族幾人並未多看,心中卻都清楚——這舊禪院雖也困於崩星,但其底蘊仍在。
一路無言,行至一處竹林小院。
院前立有石燈,火光微弱,風吹不滅。
灰衣弟子停步,合掌輕聲道:“三位稍待,我去稟告。”
說罷轉身入內。
竹林幽幽,風聲徐來,石燈微光不動。三人靜立院外,片刻後,那名灰衣弟子折返,輕聲道:
“師尊請三位入內。”
院中不大,幾間茅舍竹屋錯落而建,真就像世俗那種田園村莊一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間一座屋內,窗牖洞開,一位中年模樣的男子正伏案翻書,聽得腳步聲,隻是抬頭一瞥,便放下手中卷冊。
此人一身青衣,看去不過三十來歲年紀,氣質溫潤清雅,若非事先知曉,幾乎讓人誤以為是哪座學館的教書先生。
他看向幾人,輕輕頷首,道:“遠來是客,請坐。”
三人依次落座,石青鬆略一整理衣袍,起身拱手,沉聲開口:
“在下石青鬆,化骨族紅骨一脈族主之子,此行奉命前來,欲就一道舊土之事,與舊禪院商議。”
中年儒生模樣的師尊輕輕點頭,未顯驚訝,隻道:“願聞其詳。”
石青鬆也不遲疑,語聲平緩道:
“此界名曰道域,乃上古舊土,道統殘存,然今已久衰。昔年之中樞早已塌陷,諸教互爭,靈脈荒廢,大勢已去。”
他略頓,接著道:“然天地本體完好,道則未碎,界域遼闊,尚可棲身立派,遠勝當下巨門崩星。”
青衣男子聞言不語,隻是撚著袖邊,似笑非笑地問了一句:
“既為無主舊土,為何你等得知?”
石青鬆麵色不改,拱手回道:“族中祭司早年遊曆界外,偶得殘圖,又有秘器測得虛空法則動向,近年反複推演,尋得此域。”
“那數教交爭,又屬何宗?其中可有殘存強者?”
中年男子語氣平淡,像是隨口一問,話落眼神卻在觀察石青鬆表情。
喜歡符咒古族請大家收藏:()符咒古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