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弟子開口,語氣堅毅:“我原本認為雷霆代表懲戒。無論妖邪還是邪祟,皆懼雷霆,所以我修行時,總想著用雷霆強行去清掃汙穢。”
“可師尊展示過‘雷不降而令秩序自行瓦解’的法理,我才恍然......原來雷霆並不一定要轟擊落下,它存在於天地之間,本身就是一種警示與約束。即使不毀不滅,萬物也會自行歸位。”
第三人年紀較輕,略帶靦腆:“弟子修煉多年,追求的始終是‘快’。雷霆無影無形,迅疾無比,所以我以為極致的雷道就是一擊必中。”
“後來,我才意識到,真正的‘快’不是速度,而是‘順應天地’,讓力量在對的時機自然而然地發生。雷霆並非隻是一種攻伐手段。”
第四人沉聲接道:“弟子曾經以為,雷霆就是轟烈的聲勢,唯有動靜驚天,才稱得上‘大雷’。”
“但青師當初講道時,掌中那一道雷,既無聲無息,又能令天地大道之文失效,連痕跡都不留......這讓我認識到,雷霆能無聲震蕩,也能不落而毀。‘不傾不毀’,卻能讓一切失去依托,這才是真正可怕。”
一位年紀稍長的弟子開口,語氣平穩:“在我看來,‘不傾不毀’是一種姿態。雷霆本是天地秩序的顯化,它不必張揚。”
“隻要存在,便能令周圍的一切被迫隨之改變。弟子試著在靜坐修行中,讓雷息融入山川氣機,不發不收,卻能令百丈內靈流隱隱受我影響。”
……
一個個弟子陸續開口,各自從不同角度闡述自己對“不傾不毀”的理解。
有的重在內守,有的重在外亂;有的能讓雷霆融入天地,微妙地牽動靈機;
有的則嘗試過在戰鬥中運用,令敵不知不覺間失去平衡。
他們的話語裡,沒有初學者的拘謹,而是已經帶上了各自的實踐與心得。
顯然,他們不隻是聽懂了周青的道,而是真正走上了那條路。
弟子們逐一說完,場間漸漸安靜下來。
周青聽完,微微點頭,語氣平靜:
“說得不錯。你們的理解都各有所得,路子沒錯。隻是深淺不同,還需繼續琢磨。”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現在,你們對這法理,還有什麼疑惑?儘管說出來,我來為你們解答。”
場中安靜了片刻,不少人陷入思索之色,隨後有弟子抱拳開口:
“青師,弟子在修煉時,常覺雷意有兩麵。一麵肅穆如山,穩固不移;另一麵卻暗暗滋生破壞與衝擊之力。”
“我常常不知,當以何者為主,才算契合不傾不毀?”
周青點頭回道:“你隻看見了表象。穩固與衝擊,本就是同根。若執意分彼此,終究會局促。”
“‘不毀’並不是要壓住一切衝擊,而是要讓衝擊本身,也成為秩序的一部分。”
另一名弟子沉吟道:“弟子也有疑惑。既然不傾不毀是順勢而存,那若遇到天地動蕩,萬物失序,我們豈非也要隨之顛覆?那時如何談得上不毀?”
周青搖頭:“你所言的‘不毀’,仍局限在外物之上。真正的不毀,不依賴於外境,而在於內心法理。”
“天地縱亂,你心若恒,雷霆亦恒。這才是不毀之本。”
話音落下,眾人麵露思索之色,似有所感。
喜歡符咒古族請大家收藏:()符咒古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