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昔日勳臣貴胄、文士雅臣,皆因太上皇召喚入宮而未曾複返。
賈母心覺異樣,神色凝重,召集家族女眷,氣氛緊張。
皇上的舉動令人捉摸不透,隻見賈府男兒被召進宮中。
賈母心中憂慮重重,家族命運懸於一線。
氣氛壓抑之際,喜訊傳來,賈府大女兒被封為蘭妃,宣旨進宮謝恩。
賈母心情瞬間激動不已,立刻準備進宮麵見皇後謝恩。
而薛虹得知消息後並未過度震驚,覺得這是皇室的小小舉措而已。
他認為妃子的身份地位在皇室中不算特彆突出,大抵是隆慶帝有所謀劃,才會提拔賈元春為妃子。
薛虹的猜測隻觸及表麵,更多是為了在太上皇麵前維護顏麵,同時也是為了暫時緩和與他的關係。
隆慶帝雖勉強接納了賈元春為妃子,然而她的命運似乎已經注定,不太可能會得到皇帝的寵幸,誕下龍子或公主的希望更是渺茫。
然而,誰又能確定隆慶帝不會有下一步的動作呢?
薛蟠帶來了皇上的秘密旨意,要求皇商以平價向京城運送大量建材,由內庫出資,不限數量。
薛虹立刻意識到,這是皇上要對勳貴階層采取行動的前奏。
不久後,關於省親的聖旨將會下達,屆時京城的建材價格必將飛漲。
這一舉措既能彰顯皇上的仁心,又能帶來財富。
隆慶帝對賈元春的冊封,實際上也包含了對勳貴階層的最後一次試探。
然而,賈政在謝恩後並未直接出宮,反而前往東宮,這就觸怒了隆慶帝。
東宮不僅是太子的居所,還有太上皇居住的大明宮。
賈政的行為無疑是在表明心念舊主,給臉不要臉。
隆慶帝憤怒之下,下旨規定後宮妃嬪在明年元宵節可回家省親,但必須在指定的彆院居住,嚴格遵循等級製度。
隆慶帝對夏守忠下達命令,詢問皇商們是否按照他的意願行事。
夏守忠確認一切都在順利進行,隆慶帝滿意地表示,既然勳貴們錢多到可以隨意揮霍在娛樂上,那麼不如將這些財富貢獻給他。
鹽商們終於停止了一切活動,開始隱蔽起來,專心致誌地處理後續事務。
然而,不久便傳來於錚病倒的消息。
這樣的情況反複了三次,讓鹽商們深感困擾,甚至想要置其於死地。
但是,考慮到隆慶帝的嚴酷手段,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即使勞累不堪,他們仍然保持著高度警惕,任何消息都讓他們如驚弓之鳥。
在義忠親王府內,親王憤怒地踢翻了一個下人,抱怨於錚的行為讓他損失慘重。
管家遞上小先生的信件,信中透露了白蓮教的最新情況。
教主已被廢黜,教派發展迅猛,並已並入江南多個宗門和教派。
其中四位長老已經投向親王麾下,聖女也被控製。
預計三年內,整個白蓮教將成為親王的囊中之物,江南地區也將儘歸其手。
親王需暫時忍耐,等待時機成熟,一舉成事。
朱煇在銅鍋內燉著羊肉,同時感歎於於大人的策略。
他提到自己的父親來信說江南鹽商被折騰得夠嗆。
薛虹則指出於大人作為戶部尚書,對鹽商侵吞鹽稅的行為絕不姑息。
前幾天朱煇進宮時看到於錚和隆慶帝在花園中吃羊腿,完全沒有病人的樣子。
他們三人組準備出發,其中包括陳辰和朱煇。
薛虹負責軍隊的準備和指揮,其中包括三千火器部隊。
他們將麵對東瀛的軍隊,雖然東瀛現在完成了統一,但仍然有一定的軍事力量。
他們必須做好準備,因為東瀛的軍隊數量雖然不及大明,但仍然不可小覷。
從客觀角度看,東瀛軍隊的戰鬥力雖無法與大明正規軍相提並論,但在薛虹眼中,這仍是一場碾壓性的勝利。
他對東瀛的局勢有著清晰的認識,知道即便東瀛已經統一,隻要稍加策略性地行動,便能使各大名忙於自保,無暇顧及其他。
甚至有可能引發他們之間的爭鬥,使得東瀛再次陷入。
他深知大明在東瀛人眼中的地位,明白隻要策略得當,便可輕易奪取石見銀山。
對於東瀛是否會再次迅速統一,薛虹持保留意見。
但他的目標不僅僅是讓東瀛維持現狀,他希望通過此次遠征,促進東瀛與大明民族的融合,使其回歸祖國懷抱。
為此,他特意請求隆慶帝調配士兵時,儘量選擇有兄弟關係且為獨身的士兵。
他的這一請求得到了隆慶帝的許可。
在他看來,軍隊出征後的行動應遵循一定的規則,攻城掠地是必然之舉。
但他也理解士兵們的需求,希望通過這次遠征改善東瀛人的生活。
清晨時分,薛虹身著正裝侯服準備出征。
他的背後是麒麟金紋披風,頭戴侯爵冠冕。
隆慶帝賦予他全權指揮一萬京營將士的職責。
當調兵命令下達時,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員都感到驚訝和困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隨著一個聲稱德川一族背主竊國的倭國使臣的出現,事情變得明朗起來。
倭皇願意獻上石見銀山作為報酬。
六部官員意見一致地同意發兵東瀛的決定。
隆慶帝直接表示支持這一決定。
薛虹在寶釵的叮囑下出發前往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