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帶領大雪龍騎迅速前往陳留郡。
此刻的陳留郡,各鎮諸侯的兵馬已經雲集。
每當一鎮諸侯到來,就有人負責介紹他們的身份。
從第一鎮的袁術到第十二鎮的陶謙,諸侯們紛紛彙聚於此。
而第十九路諸侯,正是靖王後裔劉玄德。
接連通報了十七路諸侯的兵力和將領後,曹操帶領兵馬出現在盟約地點,接上了第十路諸侯的隊伍。
各路諸侯帶來的兵馬數量不一,有的三萬多人,有的僅數千兵馬。
他們帶著各自的部下,共同彙聚於此,與曹操完成了彙合。
隨後,眾諸侯紛紛選擇營地,安營紮寨。
營寨連綿兩百裡,旌旗如雲,氣勢恢宏。
正當曹操準備宰牛殺馬,召集諸侯共同商議進軍策略時,突然傳來隆隆的響聲和戰馬的嘶鳴。
眾人驚慌失措,急忙出寨查看。
隻見聯軍營寨之外,風沙彌漫,煙塵滾滾。
在這漫天煙塵中,一支身著白甲、長槍如林的騎兵逐漸顯現。
他們的氣勢震撼人心,衝向聯軍營寨。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衝擊,許多諸侯感到驚慌失措。
然而,曹操卻鎮定自若。
他觀察這支騎兵的速度逐漸減慢,推斷他們並非為了衝營而來。
事實上,一切正如曹操所料,這支鐵騎在營地前停下,漫天黃沙也逐漸散去,露出了他們的猙獰麵容。
此時,三名騎將中的一位騎將率先出馬,其容貌令曹操瞬間認出——正是劉備。
曹操與劉備曾在平定黃巾的過程中有過一麵之緣,那時的曹操就已看出劉備的不凡。
六年過去,此刻的劉備親率一支騎兵出現在諸侯會盟討董的場合,令曹操心生羨慕。
曹操揮馬出寨,高聲介紹道:“第十九鎮諸侯……”
此時的他有些猶豫該如何介紹劉備的身份地位。
而劉備則自信地自我介紹道:“我是中山靖王後裔,現居涿郡,我便是劉備!”
此言一出,聯軍營寨內頓時議論紛紛,熱議不斷。
後將軍袁術輕蔑地質疑:“哪裡來的無名小卒,竟敢自稱是漢室後裔?”
聲音清晰可聞,恰好傳入劉關張三兄弟耳中。
張飛脾氣暴躁,聽聞此言後立刻揮舞丈蛇矛,指著袁術怒喝:“膽敢胡說,再敢無禮一次!”
聲音如雷震耳,連袁術及其部下都感到耳朵刺痛。
袁術身邊,一名將領挺身而出,手握三尖兩刃刀,質問張飛:“你竟敢如此無禮?”
此人名為紀靈,來自淮南。
他直接催馬向張飛發起挑戰。
曹操見狀,心中暗叫不好,卻已經來不及阻止。
關羽聽到兄長受到質疑後極度憤怒,主動出馬攔截紀靈。
兩馬交錯間,青龍偃月刀與三尖兩刃刀碰撞在一起,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在眾人的驚呼聲中,紀靈的三尖兩刃刀被關羽震飛,刀尖插入袁術的戰馬胸膛,鮮血飛濺,戰馬悲鳴一聲後倒地。
袁術從馬背上摔下,塵土與馬血沾身,顯得蓬頭垢麵。
戰場一片死寂,隻有紀靈的生死懸於關羽一念之間。
此時劉備出麵緩和氣氛:“雲長,隻是切磋,已經取勝,可以收手了。”
關羽冷哼一聲,收回青龍偃月刀,策馬回歸陣列。
紀靈被嚇出一身冷汗,剛才那一刀若是真的砍下來,他的性命就已不保。
此後,曹操出來打圓場:“都是一家人,不要因為誤會傷了和氣。”
隨後紀靈奔回袁術身邊。
而袁術顏麵掃地,憤怒地瞪了劉關張兄弟一眼後回營清洗。
此後無人敢再質疑劉備作為中山靖王後裔的身份。
曹操提議劉備找地方安營紮寨。
劉備剛剛抵達,十九路諸侯已齊聚。
他踏入中軍大帳,與各路將領共同商討討伐賊寇的策略。
劉備帶著大雪龍騎,選擇在一片地勢開闊、適合騎兵奔馳的曠野上安營紮寨。
隨後,劉關張三兄弟離開營寨,直奔中軍大帳。
帳內,曹操見諸侯們已就位,提出:“今日我們奉大義討賊,聯軍兵馬眾多,需立一位盟主。”
眾人紛紛議論,有人推舉袁紹,有人推舉曹操,也有人推舉袁術。
其中,這三人的呼聲最高。
袁術看到劉關張三兄弟坐在第十九個位置,心生惡意,想要捧殺劉備。
他宣稱劉備為中山靖王後裔,漢室宗親,應當成為聯軍盟主。
然而,劉備並不接受這一提議,反而將話題轉向袁紹,稱讚其家中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應當擔任盟主。
這一番話讓周邊諸侯覺得很有道理,紛紛改變主意支持袁紹。
曹操也認同劉備的觀點,認為袁紹作為袁氏長子,是擔任盟主的合適人選。
眾諸侯紛紛附和,讓袁術的臉上無比難堪。
他因此對劉備的恨意更濃,決心要找回麵子。
眾人推舉袁紹為聯軍盟主,袁紹謙虛推辭後接受此重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袁紹築台設壇,整衣登壇,歃血為盟,發表一番振奮人心的演說。
通過劉備的視野,劉勝看到這一幕隻覺得袁紹做得很好。
但他清楚,即使一手好牌也會被這些諸侯打爛。
在心中默默祈禱劉備能夠順利成為九五之尊,讓他這個中山靖王的後代真正成為真龍天子。
決定今晚再次以托夢符召喚劉備入夢,給他更多的提醒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