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簡雍讀過書後,李肅打算為其安排一個文職職位。
簡雍接受了提議,並感謝李肅的栽培。
李肅高興地取走了簡雍的背簍,並承諾將在相國麵前為簡雍美言幾句。
他還告知簡雍,自己即將返回洛陽向相國複命,而簡雍則被安排擔任刀筆吏一職,儘管職位不高,但上升空間巨大。
簡雍的心願就是能留在李肅身邊。
為此,他深信自己肯定有機會見到董卓。
他鄭重地對李肅表示感激:“如此,就麻煩將軍了!”
夜幕降臨,簡雍在院子裡踱步,似乎在等待某人。
直到月上中天,他才等到了一直期待的人——他的弟弟耿平。
雖然簡雍本姓耿,但在幽州人們習慣把他稱作簡雍。
而他的弟弟耿平則保持著原名。
耿平曾在河內郡求學,但哥哥簡雍命令他放棄學業,出來辦事。
簡雍吩咐道:“你帶這些錢財,趕往洛陽,暗中發展勢力。”
耿平疑惑地問:“去洛陽作甚?”
簡雍叮囑了一陣子後,耿平帶著一馬車的財物,連夜離開汜關。
簡雍放心下來。
次日天亮,簡雍起床後前往李肅府邸,卻被告知李肅已前往城頭。
簡雍立刻趕往城上關口,一到那裡就聽到了喊殺聲。
他意識到聯軍已經開始攻城。
站在城頭上,簡雍看到下方密密麻麻的聯軍士兵,以及架設好的攻城雲梯,士兵們正順著雲梯攀爬。
李傕見敵軍攻勢猛烈,要求出動西涼鐵騎反擊。
然而李肅卻極力勸阻:“不能動!城外那支兵馬,正是西涼鐵騎的克星!”
李肅指向遠方,那裡有一支雪白的騎兵,規模雖隻有三千之眾,卻氣勢磅礴。
李傕和郭汜震驚地看著那支兵馬,這就是曾擊敗華雄和胡軫的敵軍嗎?回想起當初華雄和胡軫被這支名為大雪龍騎的兵馬擊敗的情景,他們無不心生畏懼。
李傕冷聲責罵華雄和胡軫進入洛陽後疏於戰備。
他深知西涼軍急需一場大勝以提升士氣。
隨即,李傕親自出馬,點名要對付劉備。
郭汜也不甘落後,決定挑戰公孫瓚。
李肅對此感到困擾,簡雍看到遠處的劉關張三人後決定跟隨李肅撤退。
李肅帶著簡雍回到虎牢關,留下李傕和郭汜兩人各自率領兵馬從汜水關兩側衝出。
西涼軍高喊口號衝向關外,公孫瓚與劉備大喜過望,組織軍隊應戰。
大戰一觸即發!
漢室後裔劉備麾下的猛將關羽、張飛與趙雲,率領大雪龍騎千人衝擊李傕的西涼鐵騎。
關張趙三人皆為世間無雙猛將,衝破敵陣如同虎入羊群,所向披靡。
趙雲的龍膽亮銀槍與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及張飛的丈蛇矛威震敵陣。
李傕的部隊在三人猛攻之下迅速潰敗。
張飛單騎追擊李傕,李傕雖怒極反擊,但自知與對方差距懸殊,隻能虛晃一招後逃離戰場,逃回汜關。
關卡之門因李傕逃入而未能及時關閉,張飛不顧一切率領兵馬衝入關卡內追擊李傕。
關羽與趙雲呼喊著讓張飛小心謹慎,但他們深知此時的張飛已被戰鬥狂熱所驅使,無人能夠阻止他的決心。
戰火蔓延之下,汜關側門告破,形勢對李傕極為不利。
士兵未能及時關閉城門,致使大雪龍騎亦進入城內。
戰場隨之轉移至關內。
隨著趙雲及關羽的到達,關內的戰鬥愈發激烈。
關外,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與郭汜的西涼鐵騎戰鬥正酣。
聞訊關城失守,二人震驚。
回望時,見汜關側門處戰況混亂,西涼軍、大雪龍騎及孫堅兵馬混雜交戰。
郭汜憤怒異常,痛斥守將失職,隨即決定返回洛陽,向相國報告李傕的過失。
汜關已無法守住,郭汜遂放棄公孫瓚,帶著殘存的西涼鐵騎逃去。
公孫瓚的部將嚴綱詢問是否追擊,公孫瓚決定先奪關卡。
於是,白馬義從也衝向汜關側門,現場戰事更加混亂。
守將的逃去加劇了西涼軍的潰敗,其殘兵敗將四處逃竄。
劉備在關外感歎,攻汜關原本預期為血戰,沒想到因西涼軍輕敵,聯軍輕易得勝。
他命令傳令給張飛,令其率軍折返。
張飛追擊李傕未果,憤怒之下大罵其逃遁。
餘下的西涼軍士兵選擇投降保命。
劉備等人開始緝捕投降的西涼兵。
而孫堅和公孫瓚對待戰俘的態度不同,孫堅選擇誅殺,這使得更多的西涼兵選擇向大雪龍騎投降。
劉備擺手表示不同意。
他久居北地幽州,深知邊地情況。
公孫瓚對他提出質疑,要他如何管理那些戰俘。
劉備深知這些投降的西涼兵仍是隱患,需慎重處理。
他表示需要兩天時間來處理此事。
關東聯軍的先鋒部隊破關後,主力部隊亦進駐關卡內。
袁紹作為盟主,並未獎賞將士,而是召集各路諸侯暢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夜裡,劉關張趙四人返回軍營。
張飛不滿袁紹的行事作風,關羽則觀察到關東諸侯已無心西進。
劉備在宴席上觀察到,仍對西進抱有興趣的隻有曹操和孫堅兩人。
其餘諸侯難以派上用場。
儘管有曹操和孫堅的協助,但聯軍仍不足以攻入洛陽。
劉備卻另有六千人的力量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