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卒和民眾也紛紛效仿縣令逃跑,留下空城一座。
沮授對此深感失望和憤怒:“冀州兵士竟如此畏懼戰事,西涼兵剛剛入侵便聞風而逃。”
如今,縣令、守卒逃離,百姓躲藏,沮授隻得放棄此城。
191年,西涼兵再次肆虐,他們燒殺劫掠,無所不為。
當想到城中民眾可能的命運,沮授心中充滿憂慮。
他決定采取緊急行動,封閉無極縣的所有城門並前往甄氏府邸。
麵對甄氏家主甄儼的疑惑和擔憂,沮授堅定表明立場。
他說明西涼兵的來襲並不會威脅到城中安全,因為他們主要依靠騎軍攻擊。
隻要以城固守,關閉城門並借助甄家的部曲進行防守,他們就沒有辦法攻進城內。
一旦城外的西涼兵糧食耗儘,就會撤退。
因此,沮授強烈建議甄儼依靠城內兵力抵擋敵軍進攻。
他警告甄儼,如果不這樣做,西涼兵可能會直接攻擊甄氏府邸。
聽到這樣的警告後,甄儼同意了沮授的計劃,並允許他指揮甄家的五百家丁守城。
隨後,沮授向四麵發出求救信號等待大軍支援。
甄儼在府邸內焦慮不安,疑惑為何西涼兵會突然出現在無極縣內。
甄儼與甄堯兄弟倆正商討著府上的大事。
他們憂慮府上的五百家丁難以守住城池,甄堯提出了將妹妹們和家產轉移到定州縣的提議。
儘管定州縣城高牆厚易於防守,但甄儼考慮到西涼兵皆為騎兵,且妹妹們體弱家產難以移動,認為轉移難以快速完成,恐怕難以抵擋西涼鐵騎的侵襲。
甄堯不甘心地堅持出城轉移的建議,但甄儼並未給出明確的回應。
此時,華雄在無極縣的南部邊境等待已久,終於見到了趙雲及其接來的家人,包括趙雲的兄長和年邁的母親。
華雄向趙雲敘述了冀州騎都尉的情況。
聽到騎都尉之名,趙雲心存疑惑。
回想起他在公孫瓚麾下聽聞冀州牧韓馥曾征召一名文士擔任騎都尉,心中揣測是否此人便是沮授。
華雄雖未提及,但從其描述中,趙雲斷定那就是沮授。
儘管華雄並不將沮授視為強大,但趙雲卻對其心存警惕,認為他並非簡單人物。
提及明日要前往治所,趙雲已開始思索如何避開沮授,以確保順利抵達定州縣。
他擔憂董賊利用朝廷冊封中山郡守的計謀,以及冀州牧和關東聯軍的糾葛。
華雄對此卻顯得樂觀,並告訴趙雲他們西涼人解決問題的方法。
然而,趙雲仍感憂慮,對於即將到來的挑戰保持著高度的警覺。
華雄簡短回應道:無需計較過去的封號與名氣,今日麵前,唯有現實之力說話。
言畢,他高高舉起鐵拳,示意一切以拳頭大小說話。
那些不服的人,隻需打到他們服氣為止。
即便名聲再響亮,到頭來每個人都隻有一條性命。
華雄的話語雖平常卻充滿霸氣。
趙雲的臉上則流露出謹慎之色。
夜已過去,天將破曉,趙雲催促軍隊繼續前行。
他們即將抵達中山郡南部的縣城——無極縣。
趙雲向華雄介紹了此地概況,打算進城補充水源然後繼續前行。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當他們抵達城下時,城門已緊閉。
趙雲表明身份請求開城門,卻遭到冀州騎都尉沮授的拒絕。
沮授質疑他們的身份並拒絕開城。
華雄見到沮授後大怒,挑戰其出城一戰。
而沮授卻以邊地武夫、一介莽夫之稱號回應挑釁,表示若華雄想戰那就進城裡戰。
此言令華雄更加憤怒,他決定展示實力對準城頭的沮授拉弓射箭以懾力。
箭矢如飛般射出,直撲城頭。
沮授早有防備,眼見華雄引弓搭箭,便本能地躲避攻擊。
箭矢擦過沮授頭盔,嵌入身後的木柱之中。
一聲悶響,箭矢深深紮入。
華雄怒斥:“西涼武夫,你就這點能耐?”
沮授輕蔑一笑:“不過如此。”
華雄咬牙切齒,誓言道:“待城門攻破之日,我必取你性命!”
趙雲下令騎兵散開,尋找水源:“都去尋找周邊溪流。”
他們無法進城取水,隻能退而求其次,尋找溪流補充。
大軍改變方向,繼續北上。
路上,華雄憤憤不平:“子龍,那沮授欺人太甚!”
趙雲沉思道:“此人足智多謀,不可小覷。”
他們率領的都是騎兵,運送著糧草和書簡,行動不便,攻城不可為。
華雄不服:“難道就這樣讓他撒野?”
趙雲道:“待我們將糧草和書簡送進定州縣後,主公抵達中山時,再回頭找他算賬。”
對方據城而守,他們無可奈何,華雄隻能暫時忍氣吞聲。
前方,終於抵達了那條河流。
然而,溪水的渾濁讓趙雲感到失望。
他派幾名騎兵到上遊查看情況,自己則與華雄疑惑地看著河流的儘頭。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