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偽裝成袁譚部下,已經到達後寨門口。
未等趙雲下令,寨門便自行敞開。
“將士們,隨我攻入,捉拿袁紹!”
趙雲跨上照夜玉獅子,率先衝進營寨。
中山郡靖王陵墓中的小世界,劉勝正在觀察袁紹軍的情況。
看到眼前的敗局,他發出感歎:“袁本初啊袁本初,這次你可是栽了。”
大兒袁譚、三兒袁尚均被擒,軍中糧草也損失大半。
此時,趙雲再次率領兵馬進攻。
劉勝決定利用自己的千裡傳音技能天賦向趙雲傳達指令。
“子龍,進入後營不要戀戰,繼續偽裝成袁譚的兵馬,轉向側翼營寨。
那裡的糧草才是重點,劫走它們。”
他又吩咐道,“之後,讓大軍在矮山腳下駐紮,與雲長相互策應。”
緊接著,劉勝又用千裡傳音告知關羽:“雲長,子龍已混入袁軍,奪取其側翼營寨的糧草。
你率領兵馬適時出現,接應子龍穩定矮山的陣地。”
在袁軍的指揮大營中,袁紹等待袁譚的報告。
“怎麼回事?速傳袁譚過來!”
話未說完,“報!主公,大公子的兵馬已向側翼營寨進軍,意圖奪取糧草!”
這個消息令袁紹和在場的人震驚無比。
“大公子的兵馬?去劫糧?”
他們無不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許攸第一個反應過來。
氣氛緊張,急迫的形勢展開。
袁軍發現,戰局並不是如預期的那樣由他們控製,糧草和兩名將領被敵人相繼奪取。
眾將的慌亂之中,許攸焦慮地指出假扮的兵馬的目的,袁軍陷入一片混亂。
袁紹緊急下令救援糧草,然而趙雲已經成功撤退。
麵對困境,袁紹決心全力追擊趙雲。
關羽則聯手管承擊潰前營,劫走了糧草主力部分,接著在敵軍亂中成功地彙合趙雲撤退。
隨著兩位主力的離開,顏良、文醜抵擋不住壓力而敗退。
麵對這種情況,袁紹氣急敗壞卻無可奈何。
而袁軍的困境並未結束,淳於瓊回來報告,剩餘糧草隻夠維持三天。
麵對這樣的絕境,袁紹絕望至極,他必須做出決定:撤軍返回渤海治所南皮縣重整旗鼓再戰。
彰武縣此地已難再安身立足。
將領們看向袁紹,神情焦慮。
接連失利讓眾將信心受挫,士氣低迷,不利於繼續作戰。
袁紹思前想後,想要撤軍但又舍不得實力強大的軍隊及顏麵。
尤其擔憂袁尚的傷勢。
許攸雖心有不甘,但形勢逼人,隻能勸袁紹放下執念。
提及曆史上的劉邦也曾敗於霸王但最終奪得江山,袁紹的心情稍感寬慰。
然而麵對兒子被俘的困境,袁紹猶豫不決。
許攸建議交涉物資以換回公子,但袁紹對此十分糾結心痛。
許攸進一步勸說,物資隻是暫時轉移,待袁紹奪回冀州再討回。
正當袁紹準備撤軍時,消息傳來:審配從南皮運來一批糧草,足夠大軍消耗一月有餘。
這個消息讓心灰意冷的袁紹重新振作起來,大喜之下覺得糧草優勢足以扭轉局麵。
袁紹眼見勝利在望,卻不料審配的出現帶來了轉折。
審配進入帳內,向袁紹彙報,糧草足夠支撐一月有餘。
他鼓勵袁紹繼續圍攻矮山,不放棄關羽、趙雲等將領以及黃巾青壯。
矮山上的關羽和趙雲觀察到新的糧草,卻對連續劫糧產生的警覺性有所擔憂。
他們決定今夜保持警惕,來回巡視以防袁軍的夜襲。
隨著夜色漸濃,日影西斜,袁軍營寨與矮山上的炊煙一同升起。
袁軍大寨之中,袁紹召集文武眾人商議軍事。
他們麵臨的問題是,如何攻下附近的矮山並擒拿山上的賊寇。
審配主張通過糧草優勢,與對方進行持久對峙,耗死對方。
然而,許攸卻認為當前袁軍士氣低迷,需要通過一場勝利來提升士氣。
他主張在夜晚發動突襲,圍攻擊潰敵軍。
雙方意見不一,各執己見。
袁紹在聽取雙方意見後,決定采取折中之法。
他認同關羽、趙雲占據地利且悍勇無比的觀點,決定等敵軍的糧草耗儘後再發動攻擊。
審配雖有異議,但在看到袁紹堅決的表情後選擇了沉默。
許攸長歎一聲,獨自離開營帳。
一夜過去,當朝陽升起時,一支兵馬突然襲擊而來。
為首的大將張飛手持丈八蛇矛,目光如炬;其後的大將劉備目能自視其耳,雙手過膝。
兩人率軍抵達袁軍營寨外停下。
探子飛報給袁紹,袁紹驚駭之下登上轅門高台查看情況。
劉備出現在營外時,袁紹憤怒不已。
劉備縱馬出列,來到兩軍陣前與袁紹對話。
“袁紹怒斥劉備,稱其陰險狡詐,惡行不斷。”
在洛陽城和渤海之地,劉備屢次算計袁紹,讓他倍感痛苦。
劉備卻笑對袁紹的指責,並提出歸還袁譚作為和解條件。
袁紹憤怒之下,雖有些動搖,但仍拒絕了這個提議。
此時許攸建議趁機出擊攻打劉備,而審配則冷靜分析局勢,認為不宜貿然出擊,應該據守防守。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