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外,荀諶向趙雲透露:“進城後,子龍將不再效忠主公,而是歸入我麾下,成為袁紹的一員。”
這讓趙雲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不禁追問其緣由。
荀諶在他耳邊細說緣由,趙雲聽後眼前一亮,覺得妙計連連。
他笑著說:“若此事被袁紹知道,恐怕他會對我心生忌憚。”
但荀諶淡定回應:“他要進中山地界才能動我。”
於是兩人偽裝成袁紹的使者進城。
州牧府內,冀州牧韓馥聽聞袁紹從渤海郡派來了使者,便立刻會見。
在宴席上,韓馥看到趙雲時眉頭緊皺,疑惑為何趙雲會出現在袁紹的使者隊伍中。
荀諶便向他解釋前因後果。
提及劉備與袁紹在渤海的戰事,以及趙雲的投降。
經過荀諶的解釋,韓馥終於明白原委。
他對趙雲的勇猛無比稱讚,認為他追隨袁紹是明智之舉。
趙雲也回應了韓馥的祝福。
宴席間歡聲笑語不斷,夜漸深時方散。
韓馥隨後召見荀諶至書房。
韓馥問荀諶出使鄴城的來意,荀諶答曰替冀州牧分憂。
韓馥對此感到疑惑,請求荀諶詳細說明。
荀諶指向書房內的地圖,指出黑山軍是冀州的隱患,提議儘早解決。
韓馥承認有此想法,但無奈兵力不足,既無精兵也無良將。
荀諶表示袁紹麾下兵馬強壯,願與冀州牧合作剿滅黑山軍。
韓馥聞後大喜,詢問荀諶是否屬實。
荀諶確認後,韓馥欣然同意。
他身為冀州牧,深知各地縣令對此的煩惱,對於袁紹願意出兵表示欣慰。
對於糧草問題,韓馥表示鄴城稅收充足,不是問題。
韓馥讓荀諶通知袁紹出兵事宜,但荀諶提醒必須先準備糧草,再通知袁紹。
荀諶認為隻有糧草先行,才能確保軍隊的後勤無憂。
最後荀諶提議一旦糧草準備就緒,便可立即發兵攻打黑山軍,為民除害。
韓馥對此深表讚同。
韓馥點頭讚同:“言之有理。”
隨即決定派人調配糧草。
他正要派使者前往通報袁本初,荀諶打斷了他的提議。
荀諶表示,隻要冀州牧同意支援糧草,便應派遣心腹前往渤海通知其主,隨後大軍南下與冀州牧共同討伐黑山賊寇。
韓馥雖有顧慮,擔山賊寇得知消息後進行掠奪,但在荀諶提及趙雲能夠守護後,他的心中顧慮得到了寬解。
韓馥便決定遣派上將潘鳳前往渤海,同時命令運糧隊伍由趙雲押送至前線。
在鄴城,韓馥與荀諶目送糧草隊伍遠去後,荀諶提出親自隨子龍前往前線等待他們大軍到來。
告彆韓馥後,他駕馬離開。
至此開啟新的章節“袁紹心中默念著潘鳳的名字,不知他是否已經抵達渤海。
冀州名將潘鳳,策馬進入渤海地界,一路來到繁華的南皮縣。
此刻,他受到袁紹的召見,進入大殿等待。
袁紹正在處理袁尚的事務,提及管承與劉備,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此時聽到潘鳳的到來,他心中疑惑,卻仍迅速趕到大殿。
潘鳳與袁紹簡單交談後,傳達了韓馥的意願——冀州牧已備好糧草,等待發兵攻打太行山脈的黑山軍。
袁紹聽後略感驚愕,但很快恢複了冷靜。
潘鳳完成任務後並未多言,他對袁紹本無太多好感,遂在完成傳達後直接告退,折返鄴城。
袁紹震驚之下,久久未能回應。
究竟發生了什麼?最近的怪事層出不窮。
前些天外甥高乾聲稱捕獲了史阿,卻在押送途現異象,軍士自相殘殺。
袁紹對此疑竇叢生,訓斥高乾後將其打發了。
如今,鄴城又出現潘鳳,其言語讓袁紹困惑不已。
正在袁紹愣神之際,許攸匆匆進入大殿。
“主公,我適才見到了潘鳳!”
許攸敏銳地意識到有事發生,急忙前來找袁紹求證。
袁紹道出潘鳳帶來的消息:“韓馥為我們準備了大批糧草,讓我們出兵攻打太行山脈的黑山賊。”
許攸也被這消息驚住,韓馥此舉讓他捉摸不透。
過了許久,許攸眼中閃過一抹光芒:“主公,無需理會韓馥的意圖。
他既然為我們準備了糧草,我們豈有拒絕之理?”
許攸建議袁紹接受糧草,以壯大自身力量。
袁紹正麵臨糧草短缺的困境,秋收未到,他需要這批糧草來維持軍隊運轉。
對於許攸的建議,他心中早已躍躍欲試。
過去在諸侯討董時,他曾想奪取聯軍糧草,卻被劉備搶先。
後來在彰武縣與黃巾軍交戰時,南皮縣的儲糧又被關羽、趙雲劫走。
“如果我們接受韓馥的糧草,是否就要替他攻打黑山賊?”
袁紹對此有所疑慮,黑山賊藏匿於深山之中,他可無意深入其中。
許攸立刻糾正:“糧草我們當然要收下,至於攻打黑山賊的事,我們可以另想辦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攸輕笑道:“我們隻需虛張聲勢。”
他提議,“一邊假裝進行某項行動,一邊騙取韓馥的糧草。”
袁紹聽完許攸的策略後大為歡喜,立即采納了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