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還是被兩位小首領的提問和劉勝留下的話所震撼。
“劉備放渠帥回來?隻放渠帥一人?”
他開始沉思,琢磨著是否應該聽從劉勝的建議,是繼續帶領弟兄們冒險生存還是選擇安定下來耕田種地讀書識字?這個決定對他來說非常重要。
他並未提及半路上撞鬼的事情,而是沉浸在思考中。
青牛角慶幸得以脫離匪徒身份,有了耕田種地的機會,已經感受到了上天的恩澤。
在這亂世之中,能踏入學堂讀書識字的機遇,唯有豪門權貴才能擁有。
普通的農家子弟若想求讀,那無疑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正當青牛角在考慮一種可能的機會——下山洗白身份之際,一種難以言明的矛盾情緒在他心中激蕩。
如何確保這種轉變的真實性讓他倍感糾結。
此時,兩名小首領發現青牛角的異常,正欲上前詢問之際,一名小嘍囉急匆匆地來報,稱寨外有一人自稱是舊友,希望能見青牛角一麵。
聽到“故友”
二字,青牛角不禁陷入沉思,開始回憶那個可能與他有關聯的過去。
很快,一名男子走進堂內,他的出現讓青牛角驚呼出聲。
此人正是管承,他曾經是青徐黃巾軍中的渠帥之一。
如今他已洗白身份,成為了中山郡的官軍一員。
青牛角對管承的出現有些冷淡,責備他來得太遲。
當初聽說青徐數十萬黃巾軍要趕來黑山彙合時,青牛角曾作為中間人聯係張燕與管承,然而管承最終未能如約前來太行山脈,反而因種種原因投靠了劉備。
管承卻笑著說並不遲。
一聲周倉的稱呼,讓青牛角愣在原地。
已經八年沒有聽人喊過這個名字了。
管承是少數知道青牛角本名的人之一。
青牛角打斷了管承的話,管承卻繼續搖頭說道:“隱姓埋名、落草為寇的日子,何時才是儘頭?”
青牛角沉默無言,管承的話語直擊他的內心。
真正的生活,踏踏實實地過日子,難道不比在這山林中當山賊強嗎?答案是肯定的,強了不止百倍千倍。
青牛角詢問他們在定州城的情況,他想知道投誠了劉備的黃巾軍過得如何,這是他非常關心的問題。
管承沒有隱瞞,詳細地描述給青牛角聽。
青徐黃巾部眾分為青壯年和老弱婦孺,青壯年有兩個選擇。
青牛角急切地追問是什麼選擇。
管承解釋,第一批可以選擇充入軍中,這批人的待遇是最好的。
官軍會贍養他們的父母、妻兒。
管承的話非常鄭重,他不是在青牛角。
接著,管承提到了劉備在中山郡的做法。
他利用郡守的權勢與商賈合作,商賈利用手中的財富來養兵。
在整個漢域中,沒有像劉備這樣做的諸侯。
在青徐黃巾的七萬青壯中,隻有三萬被充入軍中,剩下的四萬人在執行一個任務。
聽到這個任務,青牛角感到驚訝。
管承接著解釋:“那四萬多人正在參與一項重要的任務,這項任務對他們來說,是改變命運的關鍵。”
至於具體是什麼任務,管承沒有詳細說明,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管承繼續描述道:“我們的主公劉備做了許多諸侯不敢做的事。”
他知道在定州城的劉備麵臨的壓力和挑戰巨大,但他依然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這條道路充滿了未知和困難,但他堅信這是正確的道路。
他帶領他的軍隊和黃巾軍一起努力前行在這條道路上。
他們的目標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會。
何種任務需動員四萬民眾以完成?
青牛角對此感到困惑。
管承道:“實為屯田,或稱軍屯。”
青牛角對此感到迷茫。
管承解釋:“軍屯乃屯田的一種形式。
其主要針對黃巾軍中未被征召的剩餘青壯年。”
“這些人將被組織成屯田軍,於中山郡境內開展墾荒屯田工作。
他們享有軍人的待遇,通常不需參與戰鬥。”
青牛角對此感到震驚,既享有軍人的待遇,又無需上戰場,隻需負責開荒種田?
管承看到青牛角似乎明白了,便繼續道:“除了青壯年,老弱婦孺等有能力開荒的也可參與屯田。
中山郡官府規定,開荒滿五年後,土地歸個人所有。”
因此,中山郡內如今許多人都在積極開荒墾田。
無法開荒的人則會被安排到後勤從事簡單工作。
管承自信地向青牛角表示,所言無虛。
青牛角對此難以置信:“劉備能養這麼多人?僅憑中山郡官府的能力似乎不可能。”
管承道:“所以我言,劉備做了許多諸侯不願做的事。
他公開與中山郡商賈合作,吸引了眾多外來客商。
中山郡官府設立了商業署,內有署長及官員,為商賈提供了上升渠道。”
聽完這番話,青牛角驚呼:“劉備是在賣官鬻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漢的覆滅,其中複雜非常。
管承對此有深入的見解。
他解釋道,人們隻知道表麵上的賣官鬻爵,但實際上商業署的官員隻有官職本身,並無權介入官場。
這是策略的高明之處。
青牛角對此無法理解,管承笑道:“你忽略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我們和商賈之間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