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雍決定返回相國府邸。
正值傍晚時分,簡雍迎著夕陽回到相國府。
他在門口遇到守衛的詢問,解釋自己還有未完成的文事需要處理。
在接下來的五天裡,簡雍連續加班至深夜。
終於,在第五天夜裡,董卓遊獵歸來時,發現府上偏房仍亮著燈光,令人矚目。
這是處理文事的地方,董卓詢問守衛深夜誰在偏殿工作。
聽到消息後,董卓命守衛去詳細打探。
護衛回應:“是憲和先生頻繁深夜仍在處理事務。”
數日內,簡雍在偏殿裡,完成著每日最後的事務。
董卓走進殿內見到簡雍,得知其連夜忙碌的事務。
董卓越座品茶時,簡雍彙報:“冀州局勢緊張,公孫瓚已介入其中。”
董卓聽聞劉備與袁紹的衝突擴大,並涉及公孫瓚後,心中滿意。
他對冀州的混亂局麵感到欣慰,因為無論哪一方受損,都會削弱其實力。
簡雍進一步透露:“冀州目前名義上屬於韓馥掌控,但實際上劉備和袁紹勢力更大。”
如今袁紹與公孫瓚聯手欲奪取冀州,局勢愈發緊張。
在這樣的背景下,簡雍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韓馥並非對手。
簡雍分析局勢,預料袁紹和公孫瓚的聯軍很快能攻破韓馥。
董卓聽後皺眉,要求簡雍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解釋。
簡雍改口說明,若袁紹、公孫瓚拿下冀州,相國董卓會任命未出手的劉備為冀州牧,引發混戰。
董卓聽後大喜,決定先擬旨等待時機。
博陵郡內,博陵太守聞子被中山郡趙雲所殺,痛苦欲絕,誓言要屠劉備滿門。
此時,公孫瓚的兵馬已至博陵郡,博陵太守決定集結兵力與其合兵一處,共同攻打中山郡,為子。
騎都尉猶豫欲言。
不久,公孫瓚與嚴綱進入大殿。
博陵太守向公孫瓚陳述了他的計劃。
然而,公孫瓚的反應出乎博陵太守的預料。
公孫瓚提及三方之前的協議:合兵一處,幽州兵馬擔任南下壓力的主力,逼迫韓馥讓出冀州牧職位,瓜分冀州。
他明確指出博陵郡是他的地盤,對於博陵太守提議舉兵攻擊劉備,他搖頭表示反對。
他考慮到與劉備的昔日關係,以及博陵太守之子的性命,不願因此與劉備反目。
博陵太守情緒激動,指責公孫瓚的立場。
公孫瓚再次強調他的任務隻是大軍壓境,並警告博陵太守不要逼他出手。
殿內雙方兵馬緊張對峙,氣氛緊張至極。
公孫瓚表示他來到博陵隻是為了與袁紹共同瓜分冀州,他強調即使麵對博陵太守,甚至幽州牧劉虞,他亦無所畏懼。
長身而起的公孫瓚放下狠話,若有人破壞大計,幽州鐵蹄和強大的白馬義從將踏平博陵。
隨後,公孫瓚帶著人馬離開了城池,返回幽州軍營。
在中軍大帳裡,嚴綱對公孫瓚表示擔憂。
他提到趙雲不願回到幽州軍中,而且博陵太守之子被殺一事難以處理。
局勢驟然緊張。
公孫瓚冷哼,回應道:“難辦?”
他霸氣側漏,“那就彆辦了!”
他強調,“博陵郡,始終屬於我,現在隻是暫時交由他人管理。”
有人擔憂,“難道真的要讓他成為這裡的主子?”
在出征之前,公孫瓚已經與袁紹劃分了冀州。
幽州軍掌控冀州的北部六郡:趙國、常山、中山、博陵、河間以及渤海。
其中,公孫瓚尤其重視中山郡,會與劉備商討。
而魏郡、巨鹿、安平、甘陵則屬於袁紹。
公孫瓚不屑一顧,“他辦事,何時輪到指教?”
嚴綱提醒,“博陵太守是袁氏舊部。”
公孫瓚霸氣回應,“若他勾結袁紹,那就連他一起處理!”
嚴綱被公孫瓚的決斷震撼到,無言應對。
公孫瓚命令,“派人聯係袁紹,讓他催促韓馥。”
為了迅速解決問題,他決定迅速行動。
嚴綱領命而去。
渤海郡中,袁紹得知公孫瓚已占領博陵後大喜過望,“公孫伯珪終究還是我的棋子!”
他召集謀士許攸、審配和逢紀等,商議如何使韓馥命令劉備出擊公孫瓚。
許攸挺身而出,主動請求出使鄴城,向韓馥傳達袁紹的命令。
他渴望在袁紹麵前展示自己的價值,故搶在眾人之前提出請求。
袁紹同意了派遣有子遠出使鄴城的計劃,他放下心來。
不久之後,許攸帶著使者隊伍離開了南皮,向魏郡鄴城進發。
所有的行動都被潛伏在鄴城的錦衣暗哨所察覺,消息迅速傳到了中山郡定州城內的劉備耳中,他得知後極為欣喜。
劉備召集了冀州為棋局、諸侯為棋子的策略,意識到最大的贏家隻會是他自己。
他吩咐手下傳達給華雄和胡軫,讓他們各領本部兵馬前往無極縣配合趙雲,並確保無極縣的兵馬全是騎兵。
同時,他命令朱靈和呂虔率領無當飛軍的所有將士立即前往太行山脈南段,與張燕彙合。
劉備叮囑他們,到時候會有具體的任務安排。
安排好這一切後,劉備終於放下心來。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