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_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5章(2 / 2)

劉備聽到後非常高興,立刻布置戰略。

他一方麵讓荀諶撰寫檄文,通知各郡;另一方麵則命令麹義率領軍隊對抗公孫瓚。

次日,劉備大軍大部分駐紮在安喜縣,並設立糧草轉運站,由高覽負責物資供應。

公孫瓚及其博陵太守得知劉備起兵反抗後,也默契地減緩了行動,為即將到來的大戰積蓄士氣。

公孫瓚的軍營裡,聽聞劉備即將發動大戰的消息後,他大喜過望。

他深知,如果劉備不敢來戰,他要拿下冀州還需費一番功夫。

但現在劉備親自出征,冀州對他來說已是囊中之物。

幽州和博陵郡的聯軍總數逼近四萬,步卒超過三萬,騎兵更是過萬。

各色旗幟如翻滾的浮雲遮天蔽日。

一陣大風吹過,公孫瓚滿意地撫摸著胡須讚歎,即便是董卓的西涼軍當年也不過如此。

有哨騎來報,劉備的大軍在距離他們六十裡地外安營紮寨。

公孫瓚沉默片刻後,命令一名使者前往劉備軍營。

他對使者囑咐道,劉備吃軟不吃硬,要使者好好溝通,讓劉備明日到兩軍陣前與他再敘同窗之情。

使者領命前往。

劉備在營寨的高台上遠眺,看到了遠處連綿不斷的公孫瓚大軍。

他判斷對方不設防務,驕兵必敗。

冀州牧劉備接獲公孫瓚使者傳話。

聞訊後,傳令使領至中軍大帳,使者恭敬傳達公孫瓚的邀請:明日上午,冀州牧需至兩軍陣前一聚,以敘同窗情誼。

劉備在深思熟慮後應允,表示明日定當赴約。

使者隨後離開劉備軍寨。

眾將提醒劉備提防公孫瓚的突然襲擊,但劉備信任自己的師兄公孫瓚為人光明磊落。

田豐勸諫劉備需謹慎行事,並提議派遣趙雲作為接應以防萬一,同時通知南部的張飛、顏良、張合等人隨時準備發兵北上與劉備夾擊公孫瓚。

田豐直言不諱,表示即便受到劉備訓斥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心係冀州牧劉備,天下可以沒有田豐,但天下不能沒有主公。

此刻田豐激昂陳詞。

劉備聞言,輕歎一聲,依元皓所言作出了決定。

隨後一道道軍令傳達全軍。

次日清晨,太陽初升,霞光萬道。

對麵的公孫瓚已經率部來到兩軍陣前。

他的博陵太守憂慮地提醒他,劉備麾下的兵馬號令嚴明,並非輕易可敵。

但公孫瓚不以為然,他自然知道劉備兵馬的驍勇,然而為了冀州,他決心與劉備一戰。

他自幽州千裡迢迢而來,決意一戰,若臨陣退兵,如何安撫手下驕兵悍將?他與劉備雖師出同門,但戰場相見,必然刀兵相向。

公孫瓚與劉備曾同師盧植,如今兩人的身份地位卻差距懸殊。

劉備身為冀州牧,威名遠揚,而公孫瓚仍受製於幽州劉虞,連立足之地都無從談起。

這讓他心中不甘,昨晚飲酒徹夜,眉頭緊鎖,心事重重。

他深知若不在劉備立足未穩之時采取行動,日後更無機會。

此次南下征戰冀州並未得到劉虞的許可,他已沒有退路,必須拿下冀州作為自己的地盤。

原本與袁紹平分冀州的計劃因劉備的突然發難而落空,冀州落入劉備手中,讓他感覺被當槍使,心生憤懣。

隨著時間推移,對麵軍中走出一個身影,緩緩向公孫瓚走來。

公孫瓚抬頭看去,正是劉備。

二人見麵寒暄招呼,“伯珪吾兄!”

“玄德吾弟!”

兩人重逢,恍如多年未見的好友。

他們催動馬匹,靠近彼此。

在距離二十步遠的地方,他們默契地勒馬停駐。

一聲令下,士兵迅速擺上了案桌、酒食。

劉備與公孫瓚之間,擺放著兩份酒食。

劉備率先下馬,坐在案桌後。

他邀請公孫瓚:“伯珪兄長,請。”

公孫瓚毫不猶豫地接受邀請,下馬後坐在劉備對麵。

劉備開啟對話:“自諸侯討董聯軍散去之後,我對兄長的思念與日俱增。

不知兄長在幽州過得如何?”

公孫瓚自斟自飲,數杯下肚後,他緩緩開口:“北地苦寒,不及冀州。”

他繼續說到:“前些日,我的老師回到涿郡,我本想前去拜訪,卻得知老師已被玄德接走。

玄德在中山郡內開設官學,我深感敬佩。”

劉備提出新的想法:“我正在冀州計劃創建講武堂,需要經驗豐富的沙場大將作為教官。

不知兄長是否願意參與?”

公孫瓚對“講武堂”

這個概念感到新奇。

劉備解釋這是靖王老祖劉勝提出的,用於快速培養中下層人才。

公孫瓚對此表示遺憾地搖頭:“恐怕我無法勝任。

不過,玄德你成為冀州牧後,下一步有何打算?”

劉備明白公孫瓚的顧慮:“兄長之前是否與袁紹商議過要共同治理冀州?但現在我是冀州牧。

所以,兄長此次前來,是想探討冀州的未來走向嗎?”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三千一念 明眼看破九重天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 何老師:與你相隨半生 七零瘋媳:傻夫揣空間寵我上天 深阱:假麵圍城裡的光 大小姐歸來發現自己竟是團寵 吃瓜心聲外泄,我成了書海傳奇 盜筆男團:在無限副本裡追妻 水滸:從二龍山開始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