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劉備仿佛置身事外,他來到漳河的一處垂釣點,悠然垂釣,清風拂麵,好不愜意。
不久後,負責鄴城安危的陳到出現在劉備麵前,彙報城中情況。
劉備詢問後得知,州牧府門口的人群已經散去一半,還有一半仍在。
他沉思片刻,對陳到表示暫時不必抓捕這些人,讓他們先自由活動。
他囑咐陳到要密切監視這些人,並與史阿配合。
陳到離開後,沮授匆匆趕來,告知劉備以逢家、辛家為首的一些家族子弟開始遞交辭官申請。
劉備未看辭官奏折,直接表示同意。
這一決定讓沮授震驚,提醒劉備這樣做將導致魏郡政務癱瘓,目前吏員人手不足。
魏郡至冀州境內,眾多職位將出現空缺。
在無人接手的情況下,政務運轉將陷入停滯。
劉備對此表示淡定,聲稱有人即將到來。
沮授對此追問,劉備笑稱“今晚便到”
。
沮授見劉備如此自信,稍感放心。
但他提醒劉備,辭官申請雖隻有四十八封,一旦同意,將引發更多官員的辭官潮,預計空缺職位至少五百個。
劉備斬釘截鐵地表示“人數足夠”
,並命令沮授優先處理辭官申請。
沮授和毛玠兩人開始處理這些申請,從最初的四十八封增至傍晚的四百六十六封,涉及魏郡、趙國等多個郡縣。
麵對如此多的崗位空缺,沮授和毛玠感到擔憂,不知該如何補充人員。
逢家府邸內,冀州的家主們也對未來感到不安。
然而逢化卻持樂觀態度,認為劉備最終會回來尋求他們的幫助。
他們隻需耐心等待即可。
逢化儘管內心有所勸說,仍然隱隱感到一股不安,仿佛劉備有所準備。
他不再糾結,隻關注眼前的景象,晚霞映照著鄴城,他和同伴走進城門。
在劉備府邸內,宴席已擺好,等待著三人的到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們身上。
這三人包括荀諶、審配和徐庶。
劉備詢問徐庶從中山調來魏郡的看法,徐庶表達感激並承諾為主公效力。
劉備對徐庶的成長印象深刻,並認為他是多麵手,能處理政務也能領兵打仗。
接下來需要好好培養。
接著,劉備詢問審配之前信件的內容,審配回答已準備好河北審氏的子弟,等待劉備的命令。
數日前,審配收到劉備的信件後,便按照要求進行了準備。
從家族中選拔了兩百餘名適宜出仕的子弟。
之後迅速前往鄴城複命。
劉備聽到後大喜過望,隨即向荀諶詢問潁川荀氏子弟的情況。
荀諶詳細回應了劉備,潁川荀氏子弟共計一百九十六人,等待劉備的指示。
在大殿內,氣氛一度熱烈。
劉備拿出了一份公告——求賢令,命令毛玠明日一早將其傳達到冀州各地。
此令旨在公開招募六十六名官吏。
毛玠受命後,大殿內的氛圍再次熱烈起來。
夜間,酒宴結束,審配返回鄴城的審家府邸。
他立刻召集家族內的青年才俊和傑出子弟,在大殿上向大家闡述此次情況。
審配直言不諱地告訴大家:“即將上任的官員們需謹記,這個官職的有效期隻有三年。”
三年後,官學的第一批學生將畢業,屆時所有現任官員需與他們一同參加考核,優勝劣汰。
此言一出,眾子弟皆感震驚並提出疑問。
審配解釋道,這是為了公平選拔人才,確保冀州政務的高效運行。
家族子弟私下議論:“如此,豈非白白為他人勞作三年?”
審配目光淩厲地掃視人群,尋找聲音的來源。
那名子弟被帶至他麵前。
審配冷冷地表示,若不想繼續工作,現在即可離開。
然而,那人雖猶豫,卻並未離去。
審配再次公開發言,闡明新政策:“三年任期內,每年考核一次,不達標準者,即刻革除職務。”
他強調,這個時代不再隻看重無功無過,而重視實效和成果。
任何無所建樹的人,必須主動請辭。
冀州人才濟濟,不缺人手。
荀諶也在另一場合下,向族內子弟闡述同樣的信息:“三年後將與官學畢業生競爭。
勝者繼續留任,平庸者則需讓位。
每年考核,不合格者將被淘汰。”
當詢問三年後的考核流程和內容時,荀諶表示具體情況尚未確定,但要求眾人先做好本職工作。
夜幕降臨,劉備府內。
洗漱後的劉備安穩入睡,進入了一個夢境。
在夢境中的棺木小世界裡……
劉備意外發現自己身處冀州治所鄴城的高空之上,俯瞰著下方的大地。
他身旁是靖王劉勝。
劉勝指點江山,向劉備展示世家大族的存在如同高空的利刃,在亂世中不可或缺。
劉備心存疑惑,詢問如何處理世家與扶持其他勢力的矛盾。
劉勝以劍為例,解釋世家在亂世中的作用,讓劉備豁然開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