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即召集文武眾人至大殿議事,共商討伐袁紹之事。
眾人集聚後,聽聞劉備意圖攻伐袁紹,眾將紛紛主動請纓,願意擔任先鋒。
關羽以五百校刀手即可破敵的自信之語一出,震驚四座。
張飛對此表達了不服,表示要爭搶戰功。
劉備解釋道此次征討袁紹並非全軍出動,還需留下兵馬駐守冀州各地。
他計劃隻帶六將東征青州,至於人選則通過抽簽決定。
張飛未能抽中,欲與其他六將交換,但遭到拒絕。
最後劉備指派張飛與關羽一同留守冀州。
冀州的安危對劉備而言至關重要。
在謀士方麵,他隻帶了郭嘉和荀諶隨行,其餘人員則留在冀州各地駐守。
最後,劉備命令眾將回營準備出征事宜。
劉備宣令三日後進軍青州。
以子龍為先鋒大將,田楷負責押送糧草。
左軍由顏良率領,右軍由張合統領。
前營張繡,後營華雄。
劉備親自坐鎮中軍指揮。
夜闌人靜,劉備入睡後,夢中得到劉勝的指示,要他特彆注意東萊的太史慈。
太史慈現居青州,劉勝希望劉備能將其拉攏至自身勢力。
劉備應允記在心中。
三日後,劉備以袁紹不尊天子、蔑視漢室為由,發兵十萬征討青州袁紹。
得知消息的青州北海郡孔融,勸袁紹投降劉備。
袁紹大怒,派兵鳩占鵲巢,霸占北海郡,並將孔融軟禁。
他派文醜領軍試圖阻擋劉備,卻未能如願。
劉備兵分數路攻打青州,趙子龍勢如破竹,連克數城。
張合奉命繞道,一路所向披靡,攻進北海郡內。
最後,劉備統帥主力兵馬從四麵八方攻入北海郡,各路兵馬均已占領郡縣。
此刻的袁紹已岌岌可危。
在據縣城池中,氣氛壓抑。
郡守府大殿之內,袁紹的臉色陰沉如水。
他坐於首席,氣勢非凡。
其下的文臣武將,麵色凝重,無一敢出聲。
過了一會兒,袁紹怒視子遠和公則二人,質問他們事情為何會發展到這種地步。
他抱怨各路諸侯不來攻打劉備,如今劉備的軍隊已深入北海郡內,顏良背叛,頻頻打敗他的軍隊,他已經陷入了困境。
許攸陷入沉思,長時間無法言語。
他曾建議袁紹拉攏諸侯討伐劉備,但這一策略卻被劉備輕易化解,現在許攸無言以對。
郭圖指出,劉備掌握了天子與傳國玉璽,從法理上來說,冀州所代表的朝廷才是真正的朝廷。
袁紹更加憤怒,他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他覺得自己袁氏四世三公,威望無人能及。
但他也知道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天子還是玉璽,都在冀州,都在被劉備控製。
袁紹詢問眾人是否有破局之法,眾人麵麵相覷,武將文醜表態願意為主公擊退劉備軍隊。
但袁紹更看重謀士許攸和郭圖的意見。
郭圖承認形勢對袁紹不利,冀州兵馬已被困北海郡,他們已是甕中之鱉。
當前局勢已成死結,因我等強占北海尚未消化,更擔憂境內各縣響應劉備。
唯一破局之策,竟是向劉備投誠。
然袁紹決意不降,憤怒非常,認為向劉備投降是奇恥大辱。
郭圖萬般無奈,袁紹固執己見,且未能看清當下局勢。
若繼續頑抗,必死無疑。
許攸提議投奔潁川曹操,但袁紹暴跳如雷,認為曹操隻是其門下小弟,拒絕投奔。
許攸隻能無奈搖頭。
此時,文醜建議找同出一脈的袁術支援。
袁紹聞之大喜,決定派人尋找袁術,讓其派兵支援。
目前袁術正與陶謙爭奪徐州的實際控製權,從青州到徐州距離不遠,或有轉圜餘地。
袁紹派遣使者南下,而後音訊全無,他內心焦慮。
始終知道袁術未曾重視他,而現在他麵臨兩難選擇,一是向外征戰,一是向劉備投降。
經過堅決的決定,袁紹選擇了決一死戰,不打算投降。
他召集將領們,鼓舞士氣,打算奮力一搏。
會議結束後,一位瘦弱的文吏悄然離開,前往一處秘密地點,與其他六位同夥會麵,眾人對文吏表示敬意。
林百戶得知消息後,命令兩名部屬秘密出城,將情報傳達給總指揮使。
接著,他詢問其餘四人是否探聽到青州東萊猛將太史慈的蹤跡。
有人報告稱太史慈正在招攬遊俠,意圖解救被軟禁的北海太守孔融。
林百戶決定幫助太史慈,儘管有人持保留意見,但團隊還是決定聽從他的意見,安排行動並強調保命為先。
太史慈在城北的地牢外徘徊,觀察地形地勢,為營救孔融做準備。
他剛從遼東回來,原本打算將母親接到遼東,但得知孔融被軟禁的消息後,他決定先救出孔融。
這些天裡,太史慈一邊召集舊日的朋友和遊俠,一邊策劃行動。
數日過去了,他仍在為營救行動做準備。
太史慈尚未找到合適的救援之策。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