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交鋒瞬間爆發,趙子龍的力量猶如山嶽般壓下,令夏侯淵難以招架。
他的攻擊迫使夏侯淵連人帶馬後退數步,身體顫抖不已。
夏侯淵內心深感無力,疑惑趙子龍的力量為何如此巨大。
此時,夏侯惇趕到戰場,決定助其弟一臂之力。
他一眼看出弟弟非趙子龍對手。
今日,趙雲遭遇夏侯惇與夏侯淵的圍攻,然而他毫無懼色,鎮定自若,身上的殺伐氣息愈加爆裂。
他一人獨占兩位夏侯兄弟,戰意完全爆發,毫無保留。
夏侯惇的寒冰般的殺意和猛烈的一槍試圖取趙雲的性命,但趙雲毫不畏懼,以如龍的長槍迎擊,發出鐺的金屬碰撞聲,火星四濺。
夏侯惇僅退後半步。
此時,夏侯淵抓住機會揮刀砍向趙雲,試圖趁勢斬下他的頭顱。
然而趙雲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肆意張狂的光芒,他無畏無懼,以一槍就化解了夏侯淵的攻擊。
見到趙雲的勇猛表現,袁術和陶謙紛紛派出大將助陣。
袁術命令紀靈出馬斬下趙雲的頭顱,而陶謙則吩咐劉刕助戰,一定要斬下趙雲。
於是,夏侯惇、夏侯淵、紀靈和劉刕四位大將一同上陣,圍攻趙雲。
四將齊出,戰場四周罡氣爆發,兵戈寒芒閃爍不斷。
他們都想成為斬殺趙雲的人。
在混亂的戰場上,趙雲展現出驚人的戰力,令四方諸侯驚歎不已。
他們紛紛感歎趙雲的勇猛無比,劉備的幸運擁有如此猛將。
同時,他們也心生遺憾未能早早拉攏到趙雲。
劉備軍的英勇,讓在場無數人驚愕,趙雲身後的將士士氣高漲,對四方諸侯兵馬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趙雲的戰鬥力極強,甚至超過了呂布,使得許多人感到絕望。
曹操對趙雲的勇猛感到驚訝和羨慕。
此時,劉備已經準備好支援趙雲。
作為將領的典韋察覺到趙雲正在遭受四方兵馬的圍攻而略顯疲態,並注意到他需要防備的還有紀靈和劉刕的偷襲。
劉備下令準備擂鼓助威。
戰場上的趙雲雖然依舊勇猛,但麵對圍攻和偷襲的壓力逐漸增大。
他需要尋找破局之法,而劉刕是他目前發現的實力最弱的對手。
夏侯淵勸說趙雲投降,因為趙雲的實力讓他深感壓力,他體驗到了除了呂布之外無人能及的壓力感。
“趙雲,歸順袁術吧!”
紀靈嘗試招攬趙雲,因其具有超凡的戰鬥本能和巔峰的無雙槍術。
他知道趙雲的實力,希望為主公招攬此人才。
趙雲冷漠回應:“我已遇明主,此生不再投他人。”
夏侯惇憤怒,欲上前殺敵。
此時,後方突然響起擂鼓聲,五人停戰。
曹操、袁術等人都警覺起來,懷疑劉備將要出兵。
他們命令軍隊嚴陣以待。
趙雲反應迅速,用七探盤蛇槍法的殺招攻擊劉刕。
寒芒一閃,龍膽亮銀槍已貫穿劉刕的胸膛,留下一大灘血跡。
其他將領瞠目結舌於趙雲的速度。
劉刕瞪大眼睛,滿臉驚愕,隨即倒地不起。
徐州大將劉三刀,竟被趙雲一槍斃命。
跌落塵埃,命喪當場。
遠處的陶謙見狀,心如刀割,失去劉刕如同斷臂之痛。
眾人無不驚駭於劉刕之死。
趙雲毫無停滯,猛然襲向紀靈。
紀靈驚恐之下舉刀格擋,卻不料趙雲臨機變招,龍膽亮銀槍直刺其肩甲。
一聲慘叫後,紀靈也被挑下。
這是紀靈第二次被趙雲的槍法所傷,熟悉的招式,同樣的結局。
落地後,紀靈翻滾逃離戰場。
失去紀靈和劉刕的偷襲,趙雲壓力驟減。
他帶著身後將士繼續突圍,趙雲的戰意昂然,邊戰邊撤。
夏侯惇、夏侯淵兩兄弟因疲憊無法阻擋趙雲,他成功撕開了諸侯兵馬的包圍。
趙雲率軍衝出包圍圈,戰意不減。
他的龍膽亮銀槍上下翻飛,如遊龍一般。
所到之處,無人能夠抵擋。
曹操喊來許褚,試圖阻止趙雲,但已追之不及。
曹操隻能歎息不已,放棄追擊趙雲。
因為他們此行的目標是奪取玉璽,而劉備仍帶著玉璽駐紮在據縣城中。
眼睜睜看著趙雲離去,他們隻能將目標轉向玉璽的爭奪。
曹操、袁術、劉岱和陶謙四位諸侯,圍困城池等待劉備出擊。
從正午至傍晚,劉備始終未有動作。
曹操疑惑,懷疑劉備是否隻是用疑兵之計。
袁術不耐煩,提議四路兵馬分彆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發動攻擊,試探劉備的反應。
陶謙和劉岱讚同此計,兗州軍也支持袁術的主張。
曹操雖猶豫,但見其他三方均持此意,也隻能暫時同意。
分配攻擊方向後,眾人返回營地,準備發動總攻。
夕陽下,劉備在據縣城東門的城中集結麾下將領,包括郭嘉、典韋、顏良、文醜等。
此時有探子來報,劉岱的兵馬已經抵達城外。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