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藍玉模板並非唯一選擇,或許未來能抽到治國類的人才圖鑒。
他深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更希望劉備之子能夠具備治理江山的能力。
在現實世界中,劉備剛剛醒來,還不知自己的老祖宗已經為他的兒子謀劃。
此時正值初冬,北方寒風凜冽,鄴城更下了罕見的初冬大雪。
天地之間白茫茫一片,如詩如畫。
鄴城的大街小巷和民居屋頂都積著白雪,顯得愈發美麗和熱鬨。
在劉備的治理下,鄴城已非常繁華。
半個時辰後,劉備來到甄家的府邸。
甄儼有些意外,一大早便迎接了劉備的到來。
自從甄家追隨劉備後,家族基業已轉移到鄴城。
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如今甄儼已將經商重心放在冀州治所鄴城。
劉備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與他商議,他身披虎皮大衣,踏進大殿前還輕輕拍掉身上的雪花。
他對甄家的大宅表示讚賞,稱讚其大氣、雍容、華貴而不落俗套。
劉備不禁感歎:“甄家的發展頗具江南鄉的韻味。”
甄家自中山郡無極縣起步,如今已成為北方的首屈一指的巨商。
其根基深厚,加上劉備的推薦,甄家富可敵國。
其府邸距離州牧府極近,規模更大,內部布置精美,宛如世家大族。
甄儼向劉備透露,這座府邸是由子揚先生設計的,作為甄家的祖宅,將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甄儼解釋,自己作為商賈,認為人的一生無非衣食住行,若有能力,自然會注重居住環境的打造。
劉備點頭進入大殿後表示:“在某些方麵,還是需要適當收斂。”
甄儼立刻察覺到言外之意,內心略感驚慌。
甄家所取得的一切都是劉備給予的,因此甄儼十分擔憂甄家是否做錯了什麼。
劉備安撫甄儼表示甄家並沒有做錯事,但生意做大後,開始在冀州的發展中產生影響,這也帶來了一些小麻煩。
不僅是甄家,其他商賈群體也開始讓人眼紅。
甄儼當即表示會聽從主公的建議。
自甄家追隨主公以來,一直遵循主公所立之規矩行事,從未越軌。
然而,甄家究竟麵臨了何種困擾?
劉備坦言:“甄家,錢過多了。”
聽聞此言,甄儼心生困惑,錢財眾多竟是禍患?
劉備續道:“近日,冀州軍以朝廷之名征討青州,其間必有傷亡。
新朝廷於鄴城初立,財政緊張,無法再撥出更多撫恤金。”
甄儼意識到,朝廷急需資金,而商賈群體需承擔此重任。
前次為朝廷修建皇宮已使商賈群體疲於應對,如今又要為此次撫恤金出資。
甄儼詢問:“此次朝廷所需,是強製征收還是?”
他深知,若是強製征收,則毫無利益可言。
甄家雖與劉備共進共退,但其他商賈恐難以承受。
劉備答:“我與陛下商議,決定向你們借錢。”
此言一出,甄儼驚愕不已,思緒混亂。
朝庭向商賈借錢,實為前所未有之事。
曆朝曆代,朝廷缺錢往往通過沒收財產或抄家問斬的方式解決。
甄儼身軀顫抖,再次確認:“是借……借錢?”
劉備肯定道:“不錯,借錢。
你們並未違法,新朝廷也欲樹立正麵形象,強製征收無法得到冀州民眾的認可。”
劉備解釋清楚後,甄儼稍稍平息了疑慮。
朝廷向商賈群體借錢的問題,甄儼詢問劉備朝廷的借法細節。
實際上,甄儼明白其中的不易之處——朝廷有借未必有還。
商賈群體麵對這種情況,往往束手無策。
劉備提醒甄儼,朝廷借款會有連續多次的需求。
甄儼明白新朝廷構建需要大量資金,故表示隻要劉備開口,他便會儘力支持。
然而,劉備已經構思出一個雙贏的策略,這是他從靖王老祖劉勝那裡學到的“用未來錢”
的方法。
甄儼聽後,心生喜悅,迫不及待地詢問劉備更多細節。
劉備將詳細計劃寫在布帛上交給甄儼。
甄儼看過後心驚膽跳,對劉備的計劃讚不絕口,認為此手段超乎尋常,猶如仙人指點。
然而,此計劃涉及整個冀州,動靜極大,甄儼擔心陛下是否會同意。
劉備表示他會向陛下解釋,並詢問甄儼是否有勇氣嘗試這個計劃。
甄儼堅定地回應,既然計劃已經製定出來,他就會全力以赴。
劉備詢問甄儼,常往返冀州各郡各縣行商的他們,觀察到的冀州百姓生活狀況如何,尤其是手中是否有閒錢。
甄儼用冀州各郡的經濟狀況來詳細解答。
他描述冀州的十個郡分為三個經濟梯隊。
其中,中山郡和魏郡百姓最為富裕,被歸為第一梯隊。
這兩個地方的經濟繁榮,一方麵得益於劉備的治理,另一方麵甄家也在中山郡無極縣起家,帶動了當地經濟。
渤海、博陵、河間三郡為第二梯隊,這些郡在袁紹擔任渤海太守期間就受益於袁氏的威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巨鹿郡則因曆史上的黃巾戰亂,至今仍未恢複元氣,是冀州各郡中最為艱難的一個。
其他如常山、趙國、安平、甘陵等郡國的情況則介於兩者之間。
甄儼通過比喻將冀州比作父母,各郡則為其兒女,雖有貧富差距,但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