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縣失守的消息迅速傳至濮陽,城中人心惶惶。
呂布入駐兗州僅半年,人心尚未穩固。
如今北有劉備,東有曹操,兩路大軍壓境,城內民眾紛紛出逃。
濮陽城內民眾在短時間內流失大半,呂布卻未有阻攔之意,任由百姓逃竄。
豪華府邸之中,呂布身影孤獨,雙眼充滿絕望,但仍有不屈的光芒。
眾將在呂布身後恭敬站立,張遼、高順及陳宮三人齊至。
“公台,說說如今的局勢吧。”
呂布轉頭看向陳宮,臉上露出苦澀。
麵對劉備與曹操的夾擊,戰與不戰似乎已經注定結果。
呂布不禁回想起一年前在長安的風光,那時的他意氣風發,豪情滿懷。
呂布曾夢想憑借方天畫戟和赤兔寶馬一統天下,如今卻成孤軍被圍。
無論是劉備還是曹操,皆掌握強兵猛將,而呂布麾下則糧草不足,士氣不振,軍隊人數也遠遠不足。
麵對劉備軍攻入白馬和冀州軍趙雲不明動向的局勢,陳宮內心憂慮。
泰山軍和司馬俱也恐怕難以支援。
呂布腹背受敵,取勝極為困難,但呂布決心迎戰,即使不戰而敗也不退縮,就算死也要在戰場上。
他命令張遼率領兩萬將士鎮守濮陽東部。
呂布一聲令下:“必須阻擋曹操兵馬,決不允許他們踏入濮陽半步!”
聲音剛猛,眾將士信心堅定回應:“定不負眾望,至死不退!”
呂布轉向陳宮,道:“公台,準備糧草之事就交給你了。”
陳宮點頭,等待呂布接下來的指示。
呂布決心道:“我要在濮陽與劉備決一死戰!昔日我一人一馬尚能馳騁漠北,如今更有良兵良將,豈懼劉備?”
眾人被呂布的鬥誌感染,紛紛表態死戰。
呂布繼續道:“此戰要讓天下諸侯知道,想要奪取兗州,就要付出代價!”
眾人齊聲響應。
呂布吩咐道:“其餘人員退下準備,張遼、高順留下。”
呂布語重心長地說:“今日我們三人如同生死兄弟。
若我戰死濮陽,張遼駐守東部對抗曹操軍隊,若情勢不利,可投降曹操;高順在城中陷陣營對抗劉備軍隊,若無路可退,便投降劉備。”
兩人聞言震驚不已,勸道:“奉先,何至於此?”
呂布堅定道:“這是我唯一的安排。”
他們自並州起便追隨呂布征戰。
他們的武藝,也得益於呂布的悉心指導。
三人之間,既是師徒又是兄弟,感情深厚無比。
呂布打斷了他們的對話,神情凝重。
“此戰,將是我生平最艱難的一役。”
呂布坦言。
他們曾多次勸說呂布,他雖英勇無雙,但成為霸主的路仍長。
他們始終明白呂布並非明主之選,卻始終如一地跟隨他南征北戰。
呂布對此感激不已。
張遼和高順默默無言,心中充滿情感。
呂布強調,並州兒郎的英勇血脈絕不能在他手中斷送。
無論他們將來追隨劉備還是曹操,都要將並州兒郎的精神傳承下去。
這是他讓高順和張遼分彆投奔的原因,他希望他們能有更好的未來。
呂布深知天下諸侯的爭鬥勝負難料。
他讓二人選擇分開投奔,是為了給他們留下希望。
然而他們表示忠誠從一而終的決心。
高順和張遼表態,隻要呂布尚在,他們絕不會背叛。
呂布聽到後,內心無比感動。
他感激他們為他的付出,跟隨他四處逃竄,生活朝不保夕。
但呂布也明白,他的才華誌氣被壓製了。
他誇讚他們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才華超越自己,不應該繼續浪費在他身上。
即使這一戰僥幸勝利,呂布也保不住兗州。
如果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他指定二人投奔的方向,希望他們活下去。
如果跟隨他赴死,他會親手斬下他們的頭顱。
說完這些,呂布留下孤獨的背影。
呂布駐足,目光追隨遠去的背影。
英勇的身影雖如昔年,卻帶著遲暮的蕭瑟孤寂。
張遼和高順僵立原地,目光緊緊追隨呂布的背影漸行漸遠。
他們凝視著他的離去,心情複雜難以言表。
府邸後院之中,呂布召集妻女嚴氏與女兒呂玲綺。
嚴氏深知形勢嚴峻,表示與呂布共進退的決心。
呂玲綺自幼隨父親學習武藝,欲同父親並肩作戰。
呂布雖英勇,卻不願女兒涉險,婉拒了她的請求。
他深知劉備以仁義著稱,若其軍隊攻入府邸,無需抵抗,投降即可。
呂布此舉基於對劉備的信任和對局勢的明智判斷。
他對未來戰事深思熟慮,心思縝密。
突然出現的懸浮身影令呂布警惕,隨即持戟猛劈而去。
然而,畫戟的鋒利寒芒竟無法傷害那虛影分毫,令其心生疑惑,懷疑這是自己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