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軍將士紛紛乘坐木筏,在劉備的帶領下,順著洪水漂浮,向曹操方位殺去。
與此同時,曹操被許褚從大水中救出,肝膽俱裂。
他渾身濕透,舉目望去,隻見之前的營寨已不複存在,到處都是垂死掙紮的曹軍將士。
現場一片狼藉,觸目驚心。
曹操得知劉備率軍殺過來時更是驚恐萬分。
曹操此刻驚愕無比,內心一片混亂。
突如其來的大水讓他不知所措。
他疑惑不解,這樣的天氣怎會發洪水?
曹操努力思考,究竟是哪來的洪水?是黃河的支流嗎?還是郭嘉、文醜二人引發的?當他將所有線索聯係起來,終於明白,這一切都是劉備的計謀。
眼見著即將斬殺劉備,卻遭遇洪水阻礙,曹操心有不甘。
他一瞬間咬牙切齒,憤怒地喊著:“劉備!”
身邊的眾多曹軍將士反應過來,紛紛聚集在曹操周圍。
“全部聚集起來,準備迎戰劉備!”
曹操無奈地下令。
將士們立刻行動起來,蓄多時的大河一旦決堤,爆發出的洪峰能摧毀附近的一切。
火與河,兩種終極戰鬥模式,是時代的巔峰。
許多名留青史的戰役,都是依靠天時地利。
夕陽如血,映照大地。
而劉備及其兵馬乘坐木筏,順流而下,直撲曹操所在位置。
曹操站在平地,渾身濕透,看著越來越近的劉備。
“放箭,立刻放箭!”
他命令弩手放箭攻擊劉備。
但身後沒有反應,原來弩手等輕步兵早就被洪水衝散。
眼見劉備距離越來越近,一旁的許褚焦急地催促曹操撤退。
眾人擁護著曹操邊戰邊退。
劉備本想追擊,但曹將各自率領的兵馬拚死抵抗。
隨著夜幕降臨,以頓丘城為中心的戰場逐漸平靜。
曹操在曹營將士的護送下撤逃。
追!劉備追擊曹操。
夜色下,曹操帶著數千兵馬在兗州東郡山林內暫時休整。
於禁彙報說附近村莊的糧食不足以滿足將士們的需求。
曹操歎息後命令將士們采集野菜充饑,恢複體力。
於禁受命離去後,曹操詢問樂進和荀彧的情況。
目前樂進不知所蹤,而荀彧已經不在大營中。
局勢混亂中,大夥隻能優先撤離,無法接應樂進。
曹操擔憂冀州軍天亮後會追擊上來,情勢嚴峻。
曹操憂心外出荀彧的狀況。
曹操立即命令心腹尋找子孝於清豐縣。
心腹受命離去,隻有曹仁的出現方能影響戰局。
曹操目光轉向許褚,對他表示感激。
當時劉備大將圍攻,情勢危急,許褚拚死斷後,與其他將領共同抵禦,才使曹操安全撤離。
但此時樂進不在。
在頓丘城,深夜時分,城池內外明亮如白晝,因洪水退去留下的泥濘與橫七豎八的屍首令人觸目驚心。
劉備站在城頭,俯瞰下方景象,感歎危機解除,局勢逆轉,此戰勝果歸功於他與郭嘉的智謀。
計策被荀彧識破,曹軍仍掌握戰場主動權。
郭嘉迅速調整策略,決定讓劉備作為誘餌吸引曹操。
隨後利用洪水衝擊,瞬間攻破曹操在城外的營地,造成大量曹軍傷亡。
冀州軍因此扭轉劣勢,取得勝利。
郭嘉提醒劉備,此戰尚未結束,曹軍雖敗退,但仍需小心提防。
他建議分兵兩路,一路留守整理頓丘戰場,防止疫情爆發;另一路則追擊曹操,不可讓其喘息。
張飛、文醜、華雄、高覽、朱靈等將領紛紛請戰,願為先鋒。
劉備被郭嘉的話語激勵,將士們士氣高昂,紛紛請戰。
劉備拔出雙股劍,發出誓言:不斬曹操,誓不歸還。
全軍將士齊聲呐喊,聲震天地。
劉備命令朱靈率領部隊留守頓丘,處理戰場事務。
其餘將領的任務是收集曹軍原營地的糧草,無論乾濕,一律收集。
全軍準備追擊曹操,繼續擴大戰果。
曹操下令就地埋鍋造飯,飽餐過後立即追擊敵軍。
由於曹軍撤離匆忙,後營被洪水衝毀,大量糧草無人看管,散落一地。
眾將領領命追擊。
曹操選擇向東撤離,郭嘉分析曹軍的最佳撤退方向應是泰山郡,但曹操選擇向東,似乎意圖不甘於失敗。
劉備疑惑曹操意圖,郭嘉猜測他可能想要。
劉勝感歎曹操的梟雄本質,即便慘敗也不放棄尋找機會反擊。
清晨時分,曹操與荀彧彙合,隻帶回了七百多騎。
部分曹軍遭遇大席卷,死傷慘重。
曹操與荀彧重逢後,決定進行最後的決戰。
他站在前線,鼓舞士氣,決心要活下去。
他命令李典帶兩千人前往官道誘敵,堅持到日落;又命令於禁守住河橋,同樣堅持到日落。
此戰能否擊敗劉備,關鍵看李典和於禁能否堅持到日落。
曹操仍抱有希望,決心翻盤,仍有與劉備一戰的機會。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