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於朝廷鬥爭早已厭倦,如今雖無官職,但依然被尊稱為老將軍。
唯一的身份是帝師。
他因剛正不阿而得罪董卓入獄的經曆讓他更加堅定信念。
對他而言,有些事情是的底線,一旦觸碰,後果自負。
“朝廷與衛將軍共同擔保的債券。”
皇甫嵩提及。
“兗州士人竟貪婪至此,玷汙朝廷名譽。”
他繼續嚴厲地說。
“查實後,所有涉案之人,必將受到嚴厲懲處。”
他的話尚未說完,就被張邈打斷。
“不要太過分!”
張邈怒斥,語氣中充滿焦急,“若真逼急了我們,大不了魚死網破。”
兗州張氏涉及的人員太多,他不得不急。
不遠處,呂布的聲音傳來:“‘魚死網破’?那就看看,是魚死,還是網破?”
他大步走來。
張邈怒火中燒,嘲諷道:“呂布,你不過一介階下囚,怎敢在我等麵前大放厥詞?”
回想起呂布被迎接到兗州的經曆,張邈心中滿是輕蔑。
呂布曾被劉備占據兗州,但由於劉備勢力強大,他們不得不暫時低頭。
但現在衝突似乎無法避免。
張邈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呂布手持的天子劍打斷。
那是劉備交給他的殺器。
張邈咬牙切齒:“你我之間,曾有過交情,何必如此?”
呂布回應:“不過是利益交換,何來交情?你們迎我,隻因我聽話,如此而已。”
呂布再次強調:“本次我負責調查債券案件,‘法不容情’!”
他嚴厲地宣告。
張邈憤怒至極,連說三個“好”
字,然後憤然離去。
...
在鄴城。
在南城的一處府邸內,張邈坐在主位上,神色陰沉。
此刻兗州張氏族人,以張超為首,都顯得驚恐不安,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著。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張超作為主謀,已是九死一生,唯有張邈能救他。
張邈怒氣衝衝地嗬斥張超:“你們膽子可真大!朝廷推出的債券政策,本意是集結萬家資金,一方麵用於撫恤陣亡將士,一方麵重建兗州。
可你們竟然敢挪用這批資金!”
他俯視著眾人,眼中滿是殺意。
大殿內一片寂靜。
自從劉備平定兗州後,張邈原本打算先效忠劉備,再圖合作之事。
然而他的弟弟張超卻攪出了這麼一出禍事,讓張邈措手不及。
張超低頭認錯:“兄長,我……”
張邈打斷他:“現在後悔有什麼用?看著你們這些人,侄兒、外戚、女婿等等,都是兗州張氏的重要人物,如今卻全部陷入這場債券中,凶多吉少。”
他下令:“都先下去,禁足家中!”
唯有張超還留在殿上。
張邈必須想辦法保住這批人,否則他將無法向族人交代。
張超及其家族麵臨兗州士人的困境。
他們計劃克扣債券資金以彌補因劉備新建官學、號召屯田所帶來的利益損失。
然而,張超的兄長張邈對此持有不同看法,並對家族涉及的事情持有警惕態度。
此時,有消息傳來廷尉滿寵已經到來,引發張超的擔憂。
儘管麵臨危機,張邈仍鎮定自若,讓小廝請滿寵進來。
以下不久後,滿寵步入宮殿。
他簡短地擺手,隨即兩名甲士上前,迅速製住了張超。
“兄長,救我!”
張超掙紮著呼喊。
張邈雖擔憂,卻也無能為力,隻能對滿寵說:“伯寧,你可以帶走他,但務必保證他在天牢中的安全。”
滿寵點頭答應,甲士隨即帶走張超。
滿寵離開後,張邈立刻前往陳宮的府邸。
陳宮告知他,其堂侄陳繼也被帶走。
張邈聽後心生一計,他認為可以利用劉備想要穩定兗州大局的心態。
“法不責眾,舍棄枝葉,留下主乾。”
張邈決定交人。
“你覺得劉備會答應嗎?”
陳宮對此有所疑慮。
但最終決定權在劉備手中。
張邈對陳宮說:“我們必須嘗試。
衛將軍懂得分寸,我們可以讓他出一口惡氣,然後妥協退讓、賠償。
接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他認為劉備不會大開殺戒。
“你不懼怕劉備嗎?”
張邈反問陳宮。
陳宮長歎一聲,表示擔憂。
但張邈回憶起曹操和呂布在兗州主政時的強勢,他認為最終兗州的話語權還是在他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