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整個大廳的氣氛緊張到極點,孫康眼神淩厲地盯著糜竺:“這一次,我看你還往哪裡逃?”
劍出鞘的聲音隨之響起。
孫康劍指糜竺,責問糜竺為何不走。
糜竺淡定回應,孫康質疑錯誤,真正該死的是孫康。
孫康的副將孫弘突然出手,一劍穿透了孫康的胸膛。
眾人震驚,孫康至死都難以置信。
昌西同樣震驚並疑惑於糜竺的掌控力。
孫弘接著解決了昌西,並向眾人解釋這是為了眾人的生存。
他不得不犧牲昌西和孫康兩人,來保全更多人的性命。
隨後,孫弘收服昌西的兵馬,局勢逆轉。
在抬走孫康和昌西的後,會議繼續。
有人提議前往鄴城路途遙遠,糜竺則認為可行。
計劃是從東海出發北上琅琊,並等待泰山郡的臧霸接應。
袁術與孫堅的爭鬥中,他們麵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麵對選擇,他們猶豫不決,不知道應該投向哪一方。
他們擔心自己會成為徐州內鬥的犧牲品。
為了生存,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投向劉備。
然而,有人對劉備的可靠性表示疑慮。
對此,糜竺反駁道:“吾乃商賈出身,深知穩賺不賠的投資之道。
吾若未有十足把握,豈會帶諸位冒險?”
經過糜竺的遊說,眾人最終被他說服。
他們決定帶上各自的兵馬,在郯城集合,攜帶所有資產北上。
糜竺帶領的東海勢力駐紮在廣陵郡,與孫堅的兵馬對峙。
孫堅感歎陳登的難纏,他的江東軍被分為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統率,在廣陵南部與陳登交戰;另一路由孫策統率,在下邳一帶與紀靈交戰。
據探子回報,孫策一路勢如破竹,而孫堅卻被陳登牽製在廣陵。
正當孫堅焦急之際,一名士兵急忙來報:“我軍密探策反孫康已成功。
但孫康卻被糜竺所害。
如今糜竺帶著東海的勢力、人口、資金,正要北上投奔劉備!”
聽到這個消息,孫堅驚愕不已,他意識到自己辛苦經營的一切,似乎都在為劉備做嫁衣。
此刻的孫堅,麵色大變,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瞳孔收縮。
他終於明白這幾天眼皮一直跳的原因。
孫堅憤怒不已。
原想利用東海的孫康集結兵馬南下,南北夾擊廣陵郡的陳登,進而攻破整個廣陵郡。
然而事態發展出乎意料。
小兵向孫堅報告了情況,與實際情況相差無幾。
孫堅聽後勃然大怒,大罵“廢物”
。
黃蓋表示擔憂,提出願意親自率領一軍去追擊糜竺,將其頭顱獻上。
孫堅命令黃蓋率軍北上攔截糜竺。
入夜,劉備率軍出現在泰山郡南部的一座小城中。
縣衙裡,情況緊張而肅殺。
夜幕下,一聲急報打破了寧靜。
劉備坐於大殿之中,麵對地圖,正籌劃著如何接應徐州糜竺的兵馬。
泰山和琅琊兩郡的道路崎嶇難行,隻有先行奪取東安縣,才能順利進行接應。
為此,他召集群將商議對策。
將領藍玉主動請纓,提出率兵突襲東安。
劉備欣然同意並叮囑他,此次突襲不求殺敵眾多,隻求奪取城池,打通泰山郡和琅琊郡的道路。
藍玉接受命令後迅速行動。
不久,錦衣衛傳來消息,糜竺已經行動,率領兵馬斷後,帶著東海的眾多兵馬、人口、錢糧北上琅琊。
預計五日內東海的第一批兵馬就能抵達琅琊境內。
劉備聽後倍感欣慰,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接應糜竺的兵馬,以此展現朝廷的誠意和力量,吸引更多的人投向朝廷。
劉備得知曹操成立情報機構“暗衛”
。
他對此感到驚訝,並意識到這是曹操暗中較量的手段。
郭嘉分析,曹操意在等待袁術和孫堅兩敗俱傷後,再出手奪取徐州領土。
劉備派遣高順帶領陷陣營,喬裝成百姓潛入東海和郯城尋找孫乾的蹤跡。
糜竺和曹豹負責斷後任務,在官道上行動。
同時,黃蓋率領兵馬在兩條官道的交彙地帶。
兩軍遭遇,兵戎相見。
曹軍士兵望著對麵江東軍的銀甲白袍,紛紛發問是否是東海糜竺的部下。
兩軍主將均露出驚訝之色,彼此在野外狹路相逢,瞬間展開激烈對峙。
曹豹反應迅速,率先發起攻擊。
江東軍鐵騎奔騰,大顫,卷起漫天黃沙。
曹豹勇猛地一馬當先,直奔黃蓋而來。
背後的糜竺則倍感壓力,因為江東軍竟突破了陳登的廣陵防線,突然出現在東海郡境內。
孫乾尚未進入琅琊地界,糜竺知道接下來必將是一場硬碰硬的血戰。
戰場之上,戰鼓震天,旌旗蔽日。
黃蓋指揮的江東軍與東海軍交鋒,聲勢浩大。
黃蓋一聲令下,全軍布陣,盾兵在前,刀手緊隨,弩手後退。
頃刻間,凝結成堅不可摧的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