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兵馬出現令原本陷入絕望的東海軍將士精神振奮,鬥誌激發。
糜竺抓住機會激勵士氣,大喊:“將士們,我們的援軍到了!”
一時間,東海軍將士士氣高漲,紛紛跟隨呂布的方向突圍。
他們高喊“殺”
,決心與江東軍決一死戰。
呂布在戰場上左衝右突,所向披靡,攪亂了江東軍的包圍圈。
聞訊趕來的黃蓋叫苦不迭,未料到呂布會在此時出現並接應突圍的糜竺、曹豹等人。
黃蓋試圖用人海戰術對抗呂布的勇猛,但現實殘酷,呂布在人群中更加生猛,一騎當千,無人能擋。
短短半刻鐘內,江東軍陣型被擊潰。
黃蓋無奈地下令撤軍,以免被呂布所殺。
戰場局勢一邊倒,呂布的出現讓江東軍潰不成軍。
經過改編後的文本如下:
襄賁。
距離擊退黃蓋已經過去了一天半。
大將藍玉率軍駐紮於城外,隨後皇叔、衛將軍、冀州牧、中山侯劉備抵達城中府衙。
當劉備踏入殿中的那一刻,恭候多時的呂布立即帶著糜竺、曹豹兩人麵見劉備,並表達認主之意。
劉備扶起兩人,甚是滿意。
還未等劉備對糜竺、曹豹進行安排,門外有士兵急報,稱孫堅遣來一名使者。
劉備命其帶使者進來。
江東使者顧雍進入殿內,恭敬拜見劉備,並呈上一封書信。
劉備快速瀏覽後,了解孫堅的意圖,即誰先攻破彭城,誰就能入主徐州。
殿內的武將們對此憤慨不已,指責孫堅的做法。
顧雍尷尬不已。
此時,劉備的謀士郭嘉笑了,他提出回應,表示劉備與孫堅誰先進入彭城、擒得袁術,誰便正式入主徐州。
顧雍自徐州歸來,帶來劉備的回應:“剩下一方,自行撤退,恕不遠送。”
郭嘉轉述其言,顧雍當即搖頭。
呂布性情暴躁,提議直接以武力壓製對方,但劉備主張以實力說話,誰的拳頭大,誰就有話語權。
顧雍麵對江東軍時底氣十足,指出徐州地域複雜,隻適合騎軍和步卒交戰。
侯成建議斬殺顧雍以震懾對方,但劉備堅持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原則。
劉備表示誰先進彭城擒得袁術,誰就是徐州之主。
隨後他派呂布和高順率兵前往彭城。
顧雍回到廣陵向孫堅彙報情況,孫堅聽聞劉備的回應後大怒,他詢問身邊親衛關於其子孫策在彭城的戰況,得知其久攻不下。
孫堅開始思考應對之策。
決定派程普率軍在廣陵對抗陳登,並以牽扯為主,避免主動開戰。
孫堅則率領大軍北上。
到了此處,孫堅振奮地告訴祖茂,他即將為其而戰。
江東軍一路經過下邳,直撲彭城。
袁術在彭城國高大的城頭上,看著遼闊的徐州土地,心中不禁泛起哀傷。
原本以為軟禁陶謙後,憑借袁家威望,他就能坐穩徐州,卻不料孫堅不按套路出牌,不顧一切越過長江北伐攻伐袁術。
袁術憤怒地罵其為“養不熟的白眼狼”
。
孫堅雖宣稱替陶謙奪回徐州,但袁術明白其真正意圖是占據徐州。
此刻的形勢對袁術極為不利,不僅麵臨劉備的軍隊南下,還遭到呂布的進攻。
麵對劉備和孫堅的南北夾擊,袁術已守城壓力山大。
他詢問謀士閻象能否守住彭城,但閻象並未明確回答。
最終,袁術決定召集文武眾人到州牧府,宣布他的決策:即使昔日高祖劉邦僅是一亭長,也終有天下,他決心堅守彭城,保衛徐州。
袁術目光掃視眾人。
“今日大漢四百載氣數已儘,我袁氏四世三公,得百姓擁護。”
“朕欲順應天意,登基稱帝。”
“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震驚,得知袁術野心後,閻象尤其感到不安。
當前被劉備、孫堅圍攻,已陷困境,主公還要僭越稱帝,這不是加速失敗的到來嗎?
“主公,不可輕舉妄動!”
袁術不聽勸誡,繼續道:“昔日周文王雖占天下三分之二,仍以下臣之禮侍奉殷商。”
“朕雖家世顯赫,但勢力未及周朝。”
“漢室雖衰,但鄴城朝廷仍在,天子仍在。”
接著閻象的話被袁術憤怒地打斷。
他對鄴城朝廷嗤之以鼻:“那鄴城朝廷乃劉備偽造的朝廷。”
劉備自封皇叔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至於天子?不過是董卓冊封的傀儡罷了。”
袁術繼續不屑道,“稱帝者理當順應天道而非隻依靠血脈正統。
朕決定登基稱帝便是順應天命!”
並正式自稱為朕。
不理會任何反對意見,他在彭城被攻破之前選擇登基稱帝,國號為仲氏。
設立各種官職、祭祀天地等禮儀製度。
封馮方之女為皇後並立皇子為太子。
同時任命閻象為丞相、大將紀靈為大將軍等封官授爵舉動遍及軍中上下各個階層士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次我要全力一搏與劉備孫堅一戰!這是我的最終歸宿之城——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