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解為何主公不同意攻打薊縣,自信憑借朝廷兵馬實力三天內必能破城。
公孫恭憤怒之下,親自到城下叫陣並射箭挑釁。
城上守軍雖有反擊,卻射中了早已離去的公孫恭。
此時城外兵馬士氣高漲,呼喊著讓城上守軍投降。
風雲變幻之際,公孫恭振臂高呼。
其身後的士卒們紛紛響應,呼喊聲如波濤洶湧。
“投降!投降!投降!”
這聲音直衝九霄,震撼天地。
在城中的州牧府邸,劉虞聽聞城外的動靜,憤怒不已。
他口中怒罵:“這公孫小兒,竟敢如此囂張?”
隨即,劉虞火速登上城頭。
然而,原本在城頭上耀武揚威的公孫恭已經返回營寨。
劉虞大喝一聲:“來人!”
一名心腹立刻上前聽令。
劉虞吩咐道:“你前往敵軍營寨,請劉備到城池前與我對話。”
不久,一個吊籃用繩子垂到城下,士兵躍出吊籃直奔營寨。
營寨中,劉備剛剛到達後營,便聽說劉虞派來了傳話的人。
夜色漸濃,當太陽完全下山,黑暗籠罩大地。
劉備率領數百騎出現在薊縣城池外,火把照亮了夜空。
劉備向城頭喊道:“伯安兄可在城上?”
不久,城頭也點亮了火把,劉虞的身影探了出來。
他質問劉備:“玄德,我們都是大漢宗親,為何如此相逼?”
劉備回應:“我奉天子之命,前來收複幽州。”
聽到這話,劉虞更加憤怒。
他認為自己本就是朝廷任命的幽州牧,所謂“收複”
隻是強占之辭。
劉備繼續說道:“陛下欲請伯安兄入朝擔任太尉職務,幽州需重新委派人員管理,不知伯安兄意下如何?”
此時,城頭上突然發出一聲箭響。
一支冷箭迅速飛襲而來,直取劉備。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眾人驚愕不已。
背後驚呼聲中,冷箭瞄準了劉備。
千鈞一發之際,火把映照下,鐵戟如閃電般出現,擋下了致命的一擊。
典韋守護在劉備身邊,如泰山般穩固。
眾人鬆了一口氣,鐵騎迅速集結,將劉備嚴密保護在中間。
劉備質問劉虞,為何在城頭上試圖暗箭傷人。
劉虞對此憤怒並辯解,指出劉備的出現並非輕易可得。
隨即嚴厲訓斥了齊周,並命令沒有他的允許不得擅自行動。
城外,劉備在劉虞離開城頭後也返回營寨。
深夜,幽州從事程緒拜訪公孫紀。
公孫紀在考慮程緒的建議時猶豫不決。
程緒進一步勸說,指出公孫瓚的軍隊已到城外,公孫紀與公孫瓚的交情,以及同姓的優勢,使得他麵臨巨大的壓力。
若不出兵,為了穩定軍心,劉虞可能不會對公孫紀手下留情。
公孫紀聽後心生恐懼,儘管他們同為從事,但沒有實權與兵馬,起事變得困難重重。
程緒詢問公孫紀是否與大將齊周有深厚的交情。
公孫紀回應,齊周忠誠於劉虞,不會輕易背叛。
程緒提出計劃,利用齊周的忠誠製造混亂,並試圖通過一係列行動奪取控製權。
公孫紀與程緒詳細商議後定下了計劃。
傍晚時分,隨著夜幕的降臨,齊周得到消息稱城西百姓發生嘩變,聲稱要破開西門迎接劉備兵馬進城。
齊周急忙趕往城中,途中遇到程緒,程緒告知情況緊急並催促齊周迅速前往城西處理局勢。
在路上,齊周詢問程緒關於城西局勢的詳情,程緒回應稱城中百姓被人教唆聚眾起事,目前守城將士麵臨巨大壓力。
齊周憤怒,斥道:“市民竟敢如此無理?”
隨即,大批兵馬衝向城西。
與此同時,一直在暗中準備的公孫紀現身城中校場。
他召集三千將士,宣布:“齊將軍有令,隨我夜襲劉備營寨!”
此言一出,校場諸多部將震驚。
公孫紀解釋:“城西之變,實為幽州牧之計,旨在吸引敵軍。
我們應突襲其不備。”
部將們被說服,隨即有一部將帶領三千將士跟隨公孫紀出北門。
城北城門處,校尉見公孫紀持州牧劉虞之令前來,即命開門。
門開後,三千兵馬湧出,卻突然遭到猛烈攻擊。
呂布率騎兵飛馳而至,衝撞後現場一片混亂,幽州軍士驚慌奔回城門。
“快關門!”
北門校尉見形勢不妙,立即下令關閉城門。
然而,自家的軍士為了逃回城中,竟堵塞了城門通道,導致城門無法關閉。
呂布見此機會,單槍匹馬殺入城門通道。
他的方天畫戟威力巨大,造成一片慘狀。
北門校尉急忙調來弩手試圖阻止呂布,但呂布早有準備,在人群中靈活突擊,使得弩手射殺了大量自家的軍士。
在一陣箭雨後,呂布趁機率領軍隊攻入城中。
在北門後麵,呂布如入無人之境,迅速擊潰弩手。
他身後的騎兵也加入戰鬥,敵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門校尉的軍隊四散而逃,他自己也倉皇逃竄。
呂布緊追不舍,直接攻擊北門校尉。
他的方天畫戟光芒四射,迅速逼近北門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