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_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1章(1 / 2)

他建議徐晃效仿管承、張燕等人,率白波軍投奔朝廷,換取一片光明前途。

徐晃對此有所思索,認為白衣文士說得輕巧。

他清楚記得當年劉備執政中山郡時,黃巾軍和黑山軍的投奔是雪中送炭。

但現在情況不同,劉備兵精將廣,白波軍的加入隻是錦上添花。

他認為投奔劉備後,白波軍的待遇會不如黃巾軍和黑山軍。

然而,白衣文士搖搖頭,提醒徐晃應從劉備代表朝廷的角度去思考。

以下改寫過的版本:

劉備的思維,引起深思。

徐晃的眉頭微皺,對此不解。

白衣文士點點頭,確認了自己的身份猜想。

“若你是劉備,有兵馬前來投奔,你將如何應對?”

白衣文士提出了這個問題。

徐晃回答接納,但白衣文士覺得僅僅接納並不足夠。

他解釋到,若隻接納兵馬而不加以引導和表率,天下諸侯將如何看待劉備及朝廷的態度?例如白波軍投奔朝廷後,若劉備不聞不問,會讓諸侯們對朝廷及劉備失去信任。

這番話讓徐晃無言以對。

隨後,徐晃將白衣文士奉為上賓,迫切想知道對方的名字。

白衣文士自稱是潁川荀攸,字公達。

得知身份後,徐晃虛心請教。

自從楊奉在關中戰死,徐晃的兵馬飄零在外,輾轉關中各地,麵臨缺糧少械的困境。

為了生存,徐晃曾試圖對付徐榮的勢力,但未果且差點損失慘重。

荀攸建議徐晃派遣白波軍去河內郡接應那些從冀州魏郡返回的百姓。

荀攸指導徐晃:“協助百姓遷徙,確保人人皆知,動靜越大越好。”

徐晃迅速理解其背後的深意,感到十分欣喜,承諾道:“先生大恩大德,待我站穩腳跟後,必定回報。”

荀攸笑著回應:“我們相互利用而已,何須客氣。”

原來荀攸打算借助白波軍的事件投奔朝廷。

劉備在眾將的陪同下進入湯陰縣城,卻發現郭嘉不見了。

侍從回應說郭嘉去訪故友了。

劉備的部將典韋猜測郭嘉可能是找理由去喝酒。

此時的典韋很羨慕郭嘉能隨時隨地暢飲,而他則要負責保護劉備,隻有在劉備回到鄴城後才能有機會喝酒。

另一邊,郭嘉進城後,按照信件上的地址來到了一家酒樓。

在角落的桌子上,他見到了久未見麵的故友荀攸。

兩人相視一笑,坐下後,郭嘉開玩笑說:“友若追隨主公,我以為你也要像文若一樣追隨曹操呢。”

他們在潁川時,郭嘉與荀彧、荀攸、荀諶是好友,其中荀彧已追隨曹操,而荀諶則追隨了劉備。

荀攸自洛陽歸家後,遲遲未作出決定。

郭嘉曾誤以為他要投奔孫堅。

荀攸卻笑言,江東勢力絕無統一北方的可能。

二人笑聲回蕩在酒樓之中,因場內除荀攸外,皆是己方人。

此情景傳入旁觀的小世界中,劉備看得津津有味。

他問及劉勝老祖關於南北對峙中南方軍隊無法取勝北方的原因,劉勝答曰:一,地理上北方利於大規模作戰的經驗累積;二,江東內部軍事體製的限製如部曲世襲製導致內部消耗;三,政治原因,孫氏非江東大族出身,身份複雜,難以凝聚人心。

劉備得知孫氏與本地大族間矛盾重重,而且其奉漢室為尊的旗號征伐江東,引發了諸多問題。

其中南人善舟、北人善馬等地域文化差異亦增加了局勢的複雜性。

他聽著劉勝的解釋,深覺事情棘手。

此時,劉備忽然察覺到異樣,意識到徐晃與徐榮的軍隊已到城下。

回歸現實的劉備立刻起身,興奮不已。

此時城頭上望去,城外有兩支軍隊,各自紮營並相互防備。

其中一名士兵的報告讓劉備十分欣慰。

他知道徐晃和徐榮的大軍已經來到湯陰縣城外,隨即決定打開城門迎接他們進城一敘。

城門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慢慢打開,展現出城內的長街。

儘管如此,城外的兵馬仍然不敢輕舉妄動。

劉備駐足觀望之際,徐榮與徐晃兩位將領單騎出列,向城門疾馳而去。

臨近城門時,二人彼此戒備,眼神中充滿警惕。

此時,劉備親自出馬,帶著典韋、呂布、趙雲、張飛等猛將迎接。

此陣容無人可破。

徐榮與徐晃拜見劉備,表達忠誠。

徐晃率先表態,願率白波軍歸附劉備。

徐榮也不甘示弱,帶來麾下兵馬投奔劉備。

劉備大喜過望,將二人請進城中,設宴款待。

宴席上,徐榮與徐晃爭奪先鋒之職。

徐榮提議率軍進攻關中,為朝廷收複失地。

徐晃則聲稱隻需五千兵馬即可奪取長安。

二人言辭激烈,劉備安撫道等待合適的進軍時機,會動用二人。

宴會氣氛熱烈,音樂與酒香彌漫。

與此同時,在河東郡的蒲津關,此關卡位於黃河口岸,緊張的氣氛也在醞釀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騰正立身於蒲津關前的險峻之地,此處又名臨津關,地形高險,黃河渡口貫穿南北,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關西南二十裡外的營地中,西涼軍已在此紮寨。

營寨連綿,轅門聳立,旗幟迎風飄揚。


最新小说: 天劫凡塵錄 金家磨的聲音 壽命隻剩一年,我靠萬魂幡無限續命 玄靈異界主宰 錦鯉修仙,我的情報能逆天改命 瘋爹送我五夫君,各個都想殺了我 大秦帝國之槍客無痕 京圈大佬們的重生妹寶,又甜又乖 這個賞金獵人有點強! 明珠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