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令士兵傳達信息給城上的守軍:“劉備此次入川,隻為收複朝廷境土。”
在益州,新政如官學、屯田等得以頒布實施。
讓每一位益州百姓都能飽食暖衣,擁有可耕之田,可種之地,讓子女能夠接受教育。
為了千萬益州百姓的安居樂業,我備願擔起所有責難。
其言辭大義凜然,真誠之至!對於願意投誠的人,劉備表示歡迎;對於負隅頑抗的人,將罪同劉璋,絕不寬恕。
此刻,益州軍隊中的將士們心中都回蕩著“罪同劉璋,絕不輕饒”
這八個字。
亂世之中,當兵者無非為求一口飯食,誰不想活呢?
原本對劉璋忠心耿耿的東州兵,此刻也開始動搖。
他們渴望有田可耕,有地可種,希望子女能夠讀書識字,將來出仕為官,光宗耀祖,這樣的誰能拒絕?
城頭上的三軍將士開始躁動不已。
黃權感到頭皮發麻,他沒想到劉備的口才如此了得。
劉璋也亂了心神,原本想用一套說辭讓劉備羞愧退兵,卻反被劉備說得無言以對。
黃權建議調遣弩手,以清君側的名義射殺劉備。
劉璋采納了他的建議,上千名弩手奔赴城牆背後準備射箭。
然而劉備早有準備,見到弩手登城便策馬後退。
箭雨落在了空地上,關卡上方。
劉璋見劉備後退,感到可惜但逼退了劉備,勉強穩住了三軍士氣。
他下令傳達軍令。
劉璋接獲命令,若劉備靠近,即刻放箭。
他憤怒地離開城頭後,一連數日,趙雲、張飛等七位將領的挑釁在葭萌關四周不斷響起。
這些聲音充滿了挑釁與嘲諷,使得人心動蕩。
張任緊握雙手,身旁的眾將幾乎無法忍受這種挑釁。
儘管他們選擇閉門不出,但劉備軍的囂張氣焰卻愈發高漲。
劉璝提議向劉璋請示出城迎戰,但劉璋堅決拒絕,他選擇默默忍受,堅守不出戰的原則。
夜裡,劉備在夢中向靖王老祖詢問破關之法。
經過長時間的思索和郭嘉、荀攸的計策無果後,他終於從老祖那裡得到了破關的線索。
儘管老祖表示無法保證成功,但他仍然滿懷希望地期待著破關的那一天。
此時,劉勝麵前出現了數張神秘的圖紙。
劉勝向劉備展示了各種製造流程圖紙,包括降落傘、滑翔傘和熱氣球等。
他提出:“試著製造這些圖紙上的成品,結果如何,隻能聽天由命。”
這是劉勝提出的策略性建議。
劉備接到這些從未見過的奇特圖紙,內心充滿疑惑。
劉勝則以超越時代的眼光思考問題,雖不敢自稱智謀超越如郭嘉、荀攸等人,但他的思維不受時代局限。
因此,劉備對他充滿敬意,感激地稱他為“老祖”
。
從夢中驚醒的劉備,手中還緊握著幾張圖紙。
詢問時間後得知已是黎明時分,他立即召集文武官員。
在眾人的困惑中,劉備宣布要四處征調工匠,高薪聘請,重賞引誘。
張飛對此感到疑惑,而劉備則透露他找到了另一條進攻葭萌關的策略。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震驚,包括趙雲。
最近趙雲一直在研究葭萌關的地形地勢,發現隻有一條路可以進關,那就是階梯山道。
因此,當劉備說有其他路時,趙雲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
“請主公明示建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