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在民間根基深厚,若貿然行動,隻會激起民變。我們需要從長計議。”
他看向戲誌才,“誌才,你有何良策?”
戲誌才微微一笑,說道:
“主公,我們可以利用此次刺殺事件,在城中加強戒備,同時散布消息,揭露太平道的真麵目。
另外,我們可以暗中調查太平道在城中的據點,等待時機,一舉鏟除。”
劉複點頭稱是:
“就依你所言。典韋,你負責加強城防,嚴密監視城中的一舉一動。”
“遵命!”
典韋領命而去。
典韋走後,劉複對戲誌才說道:
“現在隻有誌才在這裡,我也就不瞞誌才了,黃巾雖然現在就能處理,但卻不僅不會有什麼功勞,反而還會引起所有黃巾部眾的敵視。
而且我預測這黃巾未來必成大患,想以此賺點功勞升遷,這你看合適嗎?”
“哈哈哈,主公所想,乃人之常情,而且主公儘管放心,己吾儘在掌握,主公可以放心折騰。”
戲誌才笑道。
聽了戲誌才的話,劉複也安下心來,
接著對戲誌才道:
“昨晚刺客對府裡好像非常熟悉,疑似在府裡有內應。”
“主公所言甚是,這些交給我吧。”
戲誌才回答。
“我對誌才還是放心的。”
次日,府中被查出與黃巾有牽連著十餘人。
經過審問,倒不是什麼背叛,而是這些人因為在為劉複工作,自覺高人一等,就喜歡吹噓自己知道的縣長府的情況。
黃巾中人刻意和他們接觸時有意引起話題問一些府裡的路線布局,多綜合幾人的話,竟也推測個八九不離十。
這也特麼是個人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這些人也不能留在府裡了,這也就劉複三觀還算正常,不然這些人怕是都要變成能量點了。
不過如今已是二月,恐怕要不了多久,黃巾爆發的消息怕是就會傳來。
果不其然,不過十餘日,城中便接到消息,張角已自稱“天公將軍”,率領太平道眾頭戴黃巾,於多地同時起義。
一時間,天下響應,戰火迅速蔓延。消息傳入己吾城,百姓們人心惶惶,街頭巷尾彌漫著恐懼與不安。
劉複得知黃巾起義正式爆發,當即與戲誌才緊急商議。
戲誌才神色嚴峻,緩緩說道:
“主公,黃巾勢大,且各地響應者眾多。如今之計,我們需先穩固己吾城防,同時密切關注周邊局勢,再做打算。”
劉複點頭,雖然臉色有些凝重。
但,好歹發展兩年半,自保應該沒問題。
典韋很快便將城防布置妥當,士兵們日夜巡邏,城門緊閉,隻留少數人進出采購必要物資。
城中百姓在劉複的安撫下,情緒逐漸穩定,開始配合官府進行防禦準備。
而此前加入黃巾者儘被抓起來管教乾活兒。
既然黃巾已經暴動了,這些可都是功勞了!
與此同時,劉複派出多批斥候,前往周邊郡縣打探黃巾動向。
幾日後,斥候傳回消息,一支黃巾軍正朝著己吾城逼近,人數約有數千。
劉複得知後,立刻召集城中將領商議迎敵之策。眾人圍坐,氣氛緊張。
典韋站起身,雙手抱拳,大聲說道:
“主公,末將願率兵馬出城迎戰,定要殺退這群賊子!”
劉複沉思片刻,看向戲誌才:
“誌才,你意下如何?”
戲誌才輕撫胡須,目光深邃:
“出城迎戰雖可鼓舞士氣,但黃巾人數眾多,且不知其虛實。
我們可先據城而守,利用城牆優勢消耗敵軍,再尋機而動。”
劉複點頭,采納了戲誌才的建議,決定堅守城池。
畢竟縣兵雖然經過訓練,但畢竟沒見過血。
萬一臨陣拉胯就搞笑了,至於私兵,那當然不能就這麼暴露出來。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